近日,“让世界读懂中国:中华学术对外传播主题论坛暨‘公共经济与城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丛书’英文版出版座谈会”在华东理工大学举行,是庆祝华东理工大学成立7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
在华东理工大学70华诞之际,由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公共经济与城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丛书”英文版版权输出至施普林格·自然集团,代表华理原创学术作品面向世界亮相。围绕丛书的英文版出版,华东理工大学、该校出版社特举办让“世界读懂中国:中华学术对外传播主题论坛”。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慧锋参加活动并致辞:“今年是华东理工大学建校70周年。70年来学校始终以坚持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深化学校内涵发展,以推进一流大学建设为己任。在保持理工特色的同时,学校也非常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目前学校人文社科在社会工作、文明城市建设、公共经济、基层社会治理、企业国际化、乡村振兴等特色方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学术认可力。本套丛书的英文版版权输出对深化中外学术交流和规划,进一步扩大学校学术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参加活动并致辞,他代表市社联对丛书的出版和国际出版输出表示祝贺:“上海不仅是社会经济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文化出版领域同样肩负引领和示范作用。华理社此次版权输出,体现了上海出版与开放创新的城市品格相吻合的特质。本套丛书依托上海公共经济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系统总结上海以及长三角的城市社会治理经验,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政策价值。输出至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更有助于提升本套丛书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力。”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出版处处长毛小曼表达了对华理社及作者团队工作的认可,肯定了华理社近几年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出版奖项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成果。毛小曼强调要坚持精品出版,引领社会,服务大众,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该丛书英文版出版是华理原创学术作品面向世界的一次整体亮相,代表华东理工大学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水准,也是出版社服务学校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的一次典型体现。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张辉社长表示:“期待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向世界呈现更多优秀的原创学术作品,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学术发展以及中国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与进步历程。”
丛书主编、华东理工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商学院教授吴柏钧表示,走出去的意义在于如实客观地总结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经验,让世界学者了解中国真实的情况。吴教授期待作者能够在目前的成果上进一步研究,为国家未来解决城市问题做贡献。
“公共经济与城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丛书”由上海公共经济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资深学者、华东理工大学吴柏钧教授领衔总主编,是华东理工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在公共经济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领域持续深耕的重要成果。
本丛书基于经济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理论,以跨学科的方式探讨公共经济和社会治理中的科学问题,主要涉及以下三个主题:其一,研究公共经济部门发展的基本理论与中国的实践;其二,研究新技术条件下公共经济和社会治理的新方式与新形态;其三,对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区基层治理等领域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进行实证研究。
该丛书中文版由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相继荣获中国国家出版基金及上海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资助,是该社“上海学术•专业出版中心——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出版中心”的重要出版成果。2022年,丛书英文版版权输出至世界著名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集团,这是本土原创学术作品面向世界的又一次整体亮相,对于描述中国社会发展叙事、呈现中国公共经济与城市治理经验、助推全球城市治理发展,以及深化中外学术交流、进一步扩大中国原创学术的国际影响力、让世界了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均具有重要意义。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本次引进出版的品种包括《城市移民与公共治理研究》《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研究》《环境公共品的有效供给机制及路径研究》《城市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研究》《城市共享平台的多元协同治理研究》等五种。
据悉,近年来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始终坚守“学术立社、品牌兴社、理想出版、智慧经营”的出版理念,获准建立两个上海市学术·专业出版中心,先后获批国家级、省部级出版基金与出版奖项近百种,探索出一条具有华理特色的学术出版道路。其中,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出版中心坚持“原创学术、融合出版、重大媒体宣传、国际传播”四步并行的出版路径,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规划,深入总结全国及上海实践、上海经验,面向上海、全国、全球聚集优质学术资源,以国家级省部级一流学科、学术机构和高端智库,知识服务数据库,自有品牌新媒体矩阵为支撑,助力国家社会治理创新、社会工作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出版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