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被传统叙事遮蔽的女性的鲜活形象|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女性系列”分享会三地来袭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版·女性系列包括《内闱》《缀珍录》《闺塾师》《缠足》《矢志不渝》《危险的愉悦》6种图书,集合了当今海外学界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女性史研究学者及其代表作,从情感、婚姻家庭、教育、道德风俗、社会参与、性别关系等不同视角书写宋代以来1000多年间中国女性的历史,重现被传统叙事遮蔽的女性的鲜活形象和生活世界。

6种图书曾分别获得过美国亚洲研究学会列文森奖和美国历史学会琼凯利妇女史著作奖,均为扛鼎之作。此次中译本修订再版,希望通过精美的装帧和精准的营销将优质学术内容推向更多读者,和读者一起重读中国女性的鲜活历史和独有价值。

近期,女性系列在成都、南京、北京有三场线下分享活动,活动信息如下。

一、活动预告| 洁尘×王鹤:闺阁内外

说起中国古代妇女的生活,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景象。闺阁,确实是古代女性日常生活的核心空间,人们基于对中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刻板印象,常常会认为女性是被幽禁于闺阁之内,并且与男性空间是完全隔离的。

然而,不同时期、不同阶层女性的闺阁文化会因身份差异等呈现不同的特征。因此在谈及闺阁时,我们不可简单地将其看作固定单一的实体空间概念,以“闺房”这一狭义上的生活空间为中心。实际上,闺房内外的社会生活空间共同构成了“闺阁”,女性闺阁文化的存在空间可从闺房至户外至异乡,是具有流动性的。

尤其到了明清时期,上层女性在“男女有别”的理想化规训下,不但能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养儿教女,持家理财,而且她们的活动领域还大大超越了闺房界限。江山鼎革带来的地理流动与社会动荡让很多随父、随夫以及职业女塾师等都突破闺门之限,无论是宦游、谋生游、赏心游,还是身处深居而寄情于书信方式的卧游,都是对闺阁文化空间的内外延伸,也能让我们从多维度领略明清时代独特的闺阁文化风情。

8月26日(周五)晚19:30,著名作家洁尘×王鹤将做客成都“屋顶上的樱园”,借由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女性系列”6本书,与大家聊聊古代女性闺阁内外的生活。

活动主题:闺阁内外——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女性系列”分享会

活动时间:2022年8月26日(周五)19:30—21:00

活动地点:屋顶上的樱园(成都市锦江区东玉龙街37号)

活动主办:江苏人民出版社·思库  屋顶上的樱园  (思库君来成都啦!)

报名平台:在成都的小伙伴,别犹豫,扫码报名来现场,顺便和思库君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直播平台:@思库马提尼

不在成都的小伙伴,届时扫码可观看本场活动直播,更有丰厚礼品等你来拿!

嘉宾介绍

洁尘,作家,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报社文化记者、副刊编辑、出版社编辑等职。现居成都,从事职业写作。出版有散文随笔集《碎舞》《华丽转身》《提笔就老》《小道可观》《焦糖》《一入再入之红》《深过最深之水》,长篇小说《酒红冰蓝》《中毒》《锦瑟无端》等三十余部作品集。

王鹤,成都人,曾长期在媒体做记者、编辑。出版有随笔集《晚明风月》《过眼年华 动人幽意—从林徽因到张爱玲》《过眼年华 动人幽意—从萧红到叶嘉莹》《爱与痛俱成往事》等。与王泽华合著有《民国时期的老成都》。

阅读与写作对女性来说意味什么?

经济独立对女性来说有多重要?

为什么贞操会和女性挂钩?

“风月”为什么既愉悦又危险?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女性系列”集结当前海外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女性史研究专家,聚焦爱情、婚姻、家庭、教育、写作、贞操、缠足、娼妓等与女性关系最密切、女性最关心的话题,书写宋代以来1000年间中国女性的历史,恢复了曾被宏大历史叙事淹没的小人物的鲜活形象。

二、“她”的困境

8月31日,南京,先锋

主题:“她”的困境——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女性系列分享会

嘉宾: 李睿珺×洛之秋(但汉松)

时间:2022年8月31日(周三) 19:00-20:30,南京先锋书店(五台山店)

李睿珺,导演、编剧、制作人。自2006年起先后编剧导演了电影《夏至》《老驴头》《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路过未来》《隐入尘烟》,作品先后入围了鹿特丹、釜山、威尼斯、柏林、戛纳等多个国际国内影展,并获得多项国际国内奖项及提名。

但汉松,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博导。著有评论随笔集《以读攻读》,译有托马斯·品钦、桑顿·怀尔德、朱利安·巴恩斯等人的作品多部。

三、重读中国女性历史

9月4日,北京,SKP

主题:重读中国女性历史:“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女性系列北京分享会

嘉宾:赵冬梅× 张莉

主持:黄茜(《南方都市报》资深记者)

时间:2022年9月4日 (周日)15:00-17:00 北京SKP 4F

赵冬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汉学系、法国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特邀主讲人。致力于宋代制度、政治文化和历史人物传记的研究、写作和传播,主要著作有《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人间烟火:掩埋在历史里的日常与人生》《大宋之变,1063-1086》《文武之间:北宋武选官研究》《武道彷徨:历史上的武举和武学》《司马光和他的时代》《千秋是非话寇准》,译著《天潢贵胄:宋代宗室史》《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转向》。

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第五届最受研究生欢迎十佳教师,“持微火者·女性文学好书榜”主办人。著有《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小说风景》《持微火者》等。主编《中国女性文学作品年选》《新女性写作专辑:美发生着变化》《我认出了风暴》等。

黄茜,南方都市报文化记者。北京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硕士,中国社科院大学文学所博士研究生在读。出版有诗集《女巨人》,译著《安妮·卡森诗选》《双生》《石筏》《里卡尔多·雷耶斯离世那年》等。

Read Previous

京东集团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发布 京东图书以稳健增长迎来开学季

Read Next

转型后的好未来要做什么?新发布的使命愿景中有答案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