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由独秀书房和湖畔声音工作坊联合打造的“湖畔声音剧场”第一期“半夏的时光”声音聚会在独秀书房·旗舰店温暖呈现。13位超会“说话”的声音嘉宾在光影流动的舞台上,伴着优美的音乐,或欢乐、或狂放、或激越、或深邃、或忧伤地倾吐心灵感悟,用真实的声音演绎世界上最永恒、最伟大的情感,为听众带来了一场动人心弦的视听盛宴。
湖畔声音剧场主舞台(摄影:廖雨欣)
这是一个朴素的剧场,没有绚烂的舞台灯光,没有精美的服化道,没有浮夸的尖叫喝彩,一张沙发、一盏落地灯、一束鲜花、几个蜡烛,还有一群热爱声音的人。
这是一个属于“听觉动物”的沉浸式舞台,重装升级的音响设备、别出心裁的舞美设计,真正做到了精致优雅、低调奢华。舞台和听众席近在咫尺,声音嘉宾朗诵时的逸兴横飞,一个浅笑、一个蹙眉、一声叹息、一滴眼泪,都能让听众全情投入,真正地“沉浸”在声音和文字中。
这是一场不平凡的声音聚会,声音嘉宾们大多没有声音语言专业背景,但他们愿意为梦想发声,为听众点亮一盏灯,打开一扇窗,给这个夏天带来一份诗意的清凉。
有声,有一生所爱。当姜丽萍老师用略带哭腔的声音,颤抖地说着“爸爸,你陪我长大,在你变老的路上我却常常缺席”,那份为人子女共通的情感,跨越了时空的界限,静静地淌进听众的心里,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淹没了视线;赵楠老师用天鹅绒一般醇厚柔和的声音诵读诗人海桑的《给我的孩子》,“我爱你,仅此而已/然而我爱你多些/就像我父亲爱我多些/事情只能如此”,轻飘飘又沉甸甸,在笃定与温暖中传达生命的爱和真谛;鲁莹老师用沉静内敛的语调轻声朗读着亲情散文,让人深深领悟到“所谓父母子女不过是一场渐行渐远、且行且珍惜的修行”;王韵雅老师深情诵读《牡丹亭》选段,一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打动全场听众,让人感动于爱情的伟大与坚定,平淡却不平凡;王琳老师和顺子小朋友伴着高冰波老师的吉他声,一家人在嬉笑打闹中上演现实版的《我们仨》,亲情、爱情在一举一动中自然流露,这或许是世间最美的样子,“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我们仨是我们仨”。
有声,有流动的记忆。曾云莺老师静静地坐在沙发上,一首席慕蓉的《无怨的青春》如同轻柔的小夜曲一般,在听众心头萦绕出略带伤感的少女情绪,普通话、湖南方言和桂林方言三种朗诵方式,为诗歌美的表达与欣赏提供更多方式和可能;陈诗艺老师用温柔细腻的语言,带着听众坐上时光机回到童年,与“小时候的我”对话,用声音和文字给人带来前行的动力和信心;韩琦老师化身传奇女飞行员柏瑞尔· 马卡姆,用轻松诙谐的语调演绎了《夜航西飞》里天真可爱又胆大妄为的小女孩,进退有度,收放自如,瞬间把听众们带到了神秘狂野的东非大地上,心随着小女孩的处境而跳动,不容置辩也不容歇息,那种燃烧的激情,足以在瞬间带着人的心抵达沸点。柏瑞尔· 马卡姆
有声,有生活的美妙滋味。儒雅沉静的李天湖老师一登场便让人再也挪不开视线,只能跟随他去看那夜天湖边的满天繁星和浅白发光的银河,“星河璀璨四个字突然从脑袋里生动起来”,仿若似曾相识;容罡老师用厚重的男低音郑重其事地讲“黄皮的事儿”,荒诞和违和中却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让听众不由得点头如捣蒜,“确实,黄皮的事儿,就得让黄皮做主才行呢”;小姑娘李泽霖舒服地坐在地台上,用稚嫩可爱的语调把丰子恺笔下的《白鹅》描述地活灵活现,步调从容、昂首阔步的派头让人想来就忍俊不禁,真实、自然、不做作的演绎让听众们沉浸在童真童趣的世界里。
有声,有灵魂的梦想。魏克勤老师用悠闲从容的态度分享了她的生活美学,在诗文和声音中发现美,激发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爱、对美、对善的向往;刘向老师以亲身经历出发,分享了“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的“人生方程式”,用真实的情感分享了那些智者对人生深刻凝练的思考。
湖畔声音剧场发起人李天湖说,“文字与声音的相遇,就像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完美契合,我们希望通过湖畔声音剧场聚集更多热爱声音和文字的人,用声音沟通的方式找回最初的自己。”
“湖畔声音剧场”第一期“半夏的时光”声音聚会全体声音嘉宾(摄影:廖雨欣)
演出结束后,听众们纷纷表示,声音嘉宾们的演绎给了自己极大的震撼,不仅是精神上的享受,也是一场直击心灵的爱与美的盛宴。
一位大学教师说,声音拥有独特的魅力,即使素未谋面,也能通过别人的声音获得力量、勇气和希望。
一个热爱播音主持的大学生则表示,声音嘉宾的朗读,可以让他暂时摆脱生活中的繁忙喧嚣,找回最纯粹的自己。
桂林市桂林中学副校长周平说,“我曾想象,半夏时光里的声音应该是完美的,但老师们今晚的演绎让我明白了,内在的情感比外在的技巧更能打动人。”
桂林市桂林中学副校长周平(摄影:廖雨欣)
独秀书房品牌主理陈诗艺介绍,湖畔声音剧场是独秀书房、湖畔声音工作坊以及全体声音嘉宾花费数月时间用心打磨的诚意之作,希望为声音爱好者和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交织着美与感动的开放舞台,不需要有专业的技巧、优美的嗓音和标准的普通话,真诚的声音就有动人的力量,希望更多新“声”力量加入湖畔声音剧场,一同为声音赋能,一起为梦想呐喊。
(文:杨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