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部明星基金经理人传记《明星基金经理败走记》即将上市

买基金了吗?你的基金还好吗?

现在听到这样的大哉问,是否多少会有些无奈。从“后疫情”时代到风云突变的“俄乌”战争,如同蝴蝶效应般将国内股市、基金市场搅和得上吐下泻,跌绿了一众股民、基民的心。曾几何时,大家还在为“白酒股”的异军突进鼓与呼;为“新能源” “锂电池”的未来前景大振士气。可一夜之间,自由落体,坠落了多少人的发财梦。

失落的背后,人们似乎才恍然想起那些曾经隐在基金背后,掌握数十亿,甚至数百亿资金的基金经理们。于是声讨挞伐接踵而来,一时间也让这群隐在数字背后的“数字操盘手”成为舆论焦点。这时人们才发现,一直以来我们对这个职业以及这群人的了解是多么少。

近日,贝页图书重磅推出新书《明星基金经理败走记》,这也是国内首部以明星基金经理个人为素材的传记作品。书中以英国最负盛名的基金经理人尼尔·伍德福德的成长史为线索,逼真再现了一个掌握数百亿英镑的“投资教皇”,如何跌落神坛。同时,借他山之石,也让国内的读者第一次近距离走入基金经理人的内心世界。

从小小飞行员到职业基金经理人

一九六〇年三月二日,尼尔·伍德福德出生于英国伯克郡的一个叫库克姆的村庄,他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母亲帕梅拉是一名理发师,父亲维克托是一家出版印刷公司的老板。库克姆位于泰晤士河畔,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它被视为典型的英国村庄,而伍德福德家也是那时典型的英国中产之家。尼尔的父亲在“二战”中曾是英国皇家的飞行员,尼尔的童年时会痴迷得听父亲向他讲述自己战斗的故事。那些故事在年幼的尼尔内心深处燃烧起了关于英雄主义的熊熊火焰。

然而,和大多数人一样,童年的梦想往往只会留在童年。一九八一年,伍德福德大学毕业。彼时,英国的失业率上升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最糟糕水平。尼尔·伍德福德的第一份正经工作是在道明保险公司谋得的,他的职责是给基金经理比尔·塞登做助理。这也成为他日后辉煌的基金经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在此之后,他像大多数职场小白一样,经历数轮跳槽,以实现自己待遇提高的欲望。直到二十五岁,他坐在位于伦敦金融城中心牛奶街的信托储蓄银行的前台接待处,等待着新一次的面试。一名来自东伦敦,性格活泼的三十岁女性,向年轻的伍德福德走来。他并不知道这位女士就是战略规划部总监伊恩·马歇尔的私人助理。而面试的内容之一,就是考验面试人在等待区的私下状态,并由伊恩纪录在案。很幸运,尼尔彬彬有礼,并且在当时抽烟盛行的氛围中,他拒绝了在等待区吸烟。

细节决定成败,尼尔成功入职。由此迎来了他职业基金经理人的关键跨越!

在傲慢与偏见下跌落神坛

伍德福德在信托储蓄银行之后的职业生涯,可谓一帆风顺,步步莲花。他的理智与谨慎让他成功避开了一九九七和二〇〇八年两次的金融危机。在别人都看好房地产与银行股票的时候,他拒绝跟风,坚持自己的判断,为他的客户带来稳定且客观的收益回报。BBC称他为“从不断电的赚钱机器”。他逐渐自立门户,成立自己的投资基金公司,巅峰时刻,尼尔手上掌握着三百多亿英镑的资金,甚至令政界大佬、商业巨鳄所忌惮。

然而,好日子在一个下雨的清晨戛然而止。

后期的尼尔,似乎被自己的成功冲昏了头脑,他忘记了他身上使他成功且为人信任的宝贵品质——理智和情感。他越来越刚愎自用,固执己见。从二〇一〇年之后,尼尔开始疯狂投资那些没有上市、或者“假”上市的新型科技公司或者生物技术公司,拿投资人的钱实现自己的英雄主义理想。并且与英国国内的基金平台勾结,制造虚假信息,误导投资者。

最终,事情败漏,尼尔极不情愿的在公众面前首次道歉。一代投资教父宣告陨落。

据悉,本书7月7日全网发售。作者大卫·里基茨是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News)的资产管理领域记者。报道基金管理行业超过十年,经验十分丰富。而他供职的《金融时报》更是道琼斯公司旗下官方出版物,总部设在伦敦,公信力享誉全球,被誉为全球金融资本的晴雨表。作者通过采访与伍德福德相关的当事人,特别是他的前妻,深入到尼尔的内心世界,以财经记者的眼光,洞悉基金经理人在面对市场、财富、声誉以及失败时,他们心灵深处的纠结与忏悔。

面对当下动荡不安的金融市场,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其实应该是,世上没有救世主,财富总是风水轮流转的,但无论如何都不改丢掉我们理性生活的本心。

Read Previous

如何成为“真正被世界所需要的国家”

Read Next

唤醒孩子的“自驱力”,《母鸡不下蛋》7月3日在杭首发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