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涛长篇小说《桦皮船》研讨会成功举办

儿童文学作家薛涛长篇力作《桦皮船》于今年3月出版后引起广泛关注,为了深入探讨本书的创作与出版价值,5月7日上午,在安徽省委宣传部指导下,由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主办的“一叶轻舟承载时代巨变——薛涛长篇小说《桦皮船》作品研讨会”以线上形式成功举办。

参与《桦皮船》作品研讨的线上嘉宾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高洪波;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原副主席、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原主席海飞;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社总编辑杨平;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主席张明舟;著名文学评论家和作家张之路、马光复、徐德霞、刘海栖、张莉、陈晖、李东华、李朝全、刘琼、刘颋、王志庚、郭艳、徐妍、崔昕平、纳杨、陈香、胡丽娜等二十多位专家、学者;以及本书作者薛涛出席研讨会。

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安徽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查结联;安徽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董磊;安徽出版集团党委委员、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可;安徽省委宣传部出版管理处处长王圣东出席会议,并为《桦皮船》新书揭幕。

《桦皮船》新书揭幕仪式

查结联代表安徽省委宣传部向嘉宾们致谢,他说《桦皮船》是作家薛涛和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彼此信赖、酝酿多年、携手同心打造出的优秀作品,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土壤,深入挖掘民族、民间艺术宝藏,以鄂伦春族桦皮船制作技艺为切入点,讲述了一位老人、一个男孩和一条桦皮船的一段归乡历程,通过独具匠心的结构、生动饱满的人物、幽默风趣的语言、丰富真挚的情感,将独特的民族风貌、当代少年的成长、文化的守正出新有机融合,展现出浓厚的地域特点、时代特征和文化特质,是一部有意境、有意趣、有意蕴的赤诚之作。期待安徽出版竭诚当好作者与读者的纽带,搭建创作与阅读的桥梁,推出更多思想深刻、刚健有力的精品佳作。

董磊在致辞中表示《桦皮船》是一部主题出版与精品出版优势结合,文学性和思想性高度统一的原创力作。这部作品以小切口反映大时代,聚焦少年成长、民族融合、和谐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丰富主题,对于广大青少年增强民族意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出版单位的职责使命。时代出版始终坚守出版主业,致力于积极打造优质传世图书,出版受读者青睐的时代精品。

《桦皮船》作品研讨会线下现场

研讨会由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张堃主持,现场气氛热烈,与会嘉宾发言精选如下: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

这部作品主题鲜明,内涵深刻,情节生动,情趣盎然,真实生动地再现鄂伦春族生活场景,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图景,给予当代少年儿童自信、勇敢、包容、智慧的品质,相信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营造生态友好的社会环境,这是这本书非常高远的一个定义。

儿童文学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高洪波

薛涛用一个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结构故事的才能,完成了对关东地域文化的深度挖掘。“桦皮船”本身也是一种物理的隐喻,一种特殊的象征,反映了新时代的鄂伦春人从回归到认同这个过程。它暗含着关于“我是谁、我从何处来、我的归处在哪里”的哲学思考,暗含着儿童天性中的纯真,也暗含着深刻的反思和批判意识。我觉得这是一本特别难得的适合城市和乡村孩子共同阅读的好书。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

这本书既写了一段文化回归之旅,也写了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从教育的角度看,如何让孩子们从繁忙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回归大自然?如何让孩子们真正地学会独立生活,发展动手的能力?这本书给出了一种答案——让孩子们走进祖辈的生活世界,去了解家族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丰富立体的生活历史中得到洗礼,在勤劳勇敢、乐观豪迈的民族性格中得到浸润,孩子们可能会走得更远。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原副主席、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原主席海飞

这是一条承载时代巨变下人民生活变迁的文明发展之船、一条厚载中华民族历史根脉的文化自信之船、一条叩问民族传统对于新时代少年独特价值的精神成长之船。《桦皮船》的创作并非传统意义上单纯的少数民族文学写作或生态文学写作,而是坚持与时代同行,融社会变迁、文化传承、民族融合、自然生态等诸多主题为一体,饱含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艺术感召力的接地气、有温度、有童趣的现实主义写作。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

《桦皮船》是近些年非常难得的艺术品质很高的一部少儿文学作品。薛涛以成长的眼光切入到人类文明发展的目的地,主题特别厚重。桦皮船作为小说中的一个重要载体,已经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文化符号,其背后所呈现的地域文化记忆和物质记忆,都成为作品中的一种底色,对孩子有吸引力,也特别有张力,有符号价值,所以辨识度极高。

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主席张明舟

薛涛的创作无比真诚,无比精致,并且一直在进步,就如同《桦皮船》,顺江而下能够到达辽阔的海洋。我们都说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文化多样化,讲好中国故事,其实就是要讲好各地域、各民族、各个时期的故事。这部作品既给东北的小朋友找到了阅读的根的感觉,也给其他地域的孩子创造了了解东北文化的机会,同时它也是非常好的让世界各国儿童了解当代中国文化的一部精品力作。

儿童文学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张之路

这是一本能让小读者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书,也是一本能让小读者在精神世界得到锻炼的书。书中的每个人物都不是脸谱化的人,而是生存、生活在社会中实实在在的人,所以让读者印象深刻。鄂伦春独特的文化习俗和文化风貌呈现得鲜活有趣,人与动物的关系描写发人深省,尤其是对人世间感情回归的书写,十分令人感动。

文学评论家、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委会副主任马光复

《桦皮船》选取了一个独特的儿童文学故事,作者用独特的儿童文学视角,采用独特的儿童文学书写风格,写出了新主体、新思想、新故事、新人物;主要表现为对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坚守、对于“真善美”的真诚敬畏与崇尚、坚持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进行书写,同时塑造出与新时代相称的人物艺术典型,不断扩充创作的艺术边界。

文学评论家、《儿童文学》原主编徐德霞

《桦皮船》以全新的视角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对于远离大自然、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来说,这样的作品是很有吸引力的,让孩子的视野得以拓展;其次,薛涛写出了在时代潮流的冲击之下,鄂伦春人对与山林共舞、与动物共生存这种传统观念的守护;再次,他把少年成长写得非常好,反映了孩子如何通过山林之行,从大自然和祖辈那里获取力量和勇气。读这样的书不仅是一种认知上的补助,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对少年儿童的人生成长非常有好处。

儿童文学作家、出版人,山东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刘海栖

薛涛一如既往地讲了一个好故事,一个少年成长的故事,一个老人与少年的故事,一个护佑、依恋和传承的故事。这个故事感人、温暖、柔软又坚硬,尤其是城市和农村的连接,增加了故事的广度和丰富性。作品以丰富和扎实的知识来支撑,对大自然倾注了大量的笔墨,引领读者用最美好的温情善良的性格去对待和珍惜我们的世界。

文学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张莉

《桦皮船》是一趟“回乡之旅”,回到故乡,回到传统,回到自我的源头,这个角度特别新颖,并且富有心灵治愈的色彩。它其实是一个很小的缺口,但关注的是一个少年所需要的意志品质,以及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这样的成长角度非常自然和贴切。从这个孩子身上,我们不仅能看到成长的多样性,有在家庭内部的成长,有他在旅程中的成长,我们还能看到关于整个时代的变化,这是它最大的独特性。

文学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晖

《桦皮船》表达了薛涛对成长,特别是男孩成长的某种思索,也包括他对于儿童文学的教育,儿童文学的美学的追求和理想。作品中的人物隐含着生活智慧和人生哲理的代际传承,环境呈现着都市与乡野两种场景的生动描绘,孩子从人世间习得社会的经验,在自然中汲取成长的力量,从而使环境与人物之间有了紧密的联系。在思想艺术审美,在儿童阅读的价值和可读性方面,《桦皮船》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儿童文学作家、鲁迅文学院副院长李东华

《桦皮船》像一个晶体,从文学、哲学、教育学、生态学、人类学各个侧面折射出的光芒,都能照亮一个言说不尽的话题,这是薛涛个人创作走向更为开阔的审美空间的代表性作品,也是儿童文学最美的收获之一。它让人看到儿童文学在文学本身可以抵达的高度,在思想上可以发掘的深度,在内容上可以开拓的宽度,它是一本能够让人对儿童文学产生敬意的书。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研究员李朝全

《桦皮船》是一个蕴含三重奏的故事。第一重是通过少年第一次出门远行书写了一次返乡之旅、一次探险之旅、一次文化寻根之旅;第二重是通过一老一少一路相伴时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哲学的思考;第三重是通过李阿哈这个人物的改邪归正和对自我的救赎来展现人性的美好和善良。所以说这个故事的内涵主题是非常丰富的,对生存哲学、生命哲学、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识表现得非常充分。

文学评论家、《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

《桦皮船》的独特价值在于采用了层层叠叠的写实和写意兼得、兼备的叙事手法,第一层写一个男孩实在的大兴安岭旅行记;第二层写我们这个时代当下的人与人、儿童和成人、人与自然这样真实维度的和谐生活,第三层再赋予这些真实民族传承文化的特征,充满诗意和诗情。同时,寓言式写作是这部小说特别高级的地方,一是书写和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的具象层面,一是告诉我们如何书写和表现民族传统文化的抽象层面。

文学评论家、《文艺报》副总编辑刘颋

《桦皮船》是部言浅意深的作品。它从一个孩子认识世界,认识生命,打开全新的人生历练的过程;一个老人逐渐衰老、告别过去、告别生命的过程;一个民族告别旧有生活方式,走向新的生活方式的过程这三个层面讲述。呈现一种原始生命力对儿童成长的守护、传递和渴望;一种从简单的呼唤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发展为把人放在自然中的先进的生态观;以及一种薛涛独有的成熟的语言风格:即有浪漫主义的色彩,有现实主义的基础,也有童话语言的色调,有小说语言的扎实。

儿童阅读推广人、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成员王志庚

我在《桦皮船》中看到了文化的寻根、少年的成长、老人的回归,也看到了青春的怀旧和童年的力量。薛涛作为东北的代表性作家,对故乡黑土地的真切情感渗透于小说的字里行间,语言的幽默和通透在作品中也体现得非常到位,无论是坚韧质朴的鄂伦春族老人,迸发出惊人的成长力量的少年乌日,还是完成心灵救赎的李阿哈,都让读者倍感真实和亲切。

文学评论家、鲁迅文学院教研部主任郭艳

作为一部儿童长篇小说,《桦皮船》在文本层面阐述了现代少年的精神还乡,在保有儿童性的叙述腔调中,以鄂伦春文化为符码,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善念、善行和善心的呼唤。在还乡之旅中,儿童乌日获得的成长,这种成长关乎人性的柔软和体恤,以及人和自然的互相观照和融合。这些成长是现代城市和现代教育所无法给予的,也是乌日背着桦皮船精神还乡最珍贵的意义所在。

文学评论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徐妍

《桦皮船》这部小说最击中我的就是它的探索性。从文学史的释义上,它探索了重塑北中国文学故乡的可能性,提供了同类题材中不同以往的熟悉又陌生的北中国文学新质,深具新时代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在思想的意蕴上,着力于探索新时代儿童文学通向“世界性”儿童文学的一种路径。这部小说超越了城乡、民族、国别的边界,进而以儿童文学的样式提供了理解、关爱、差异、多样、包容、接纳、告别、再生的多元文化的现代价值观。

文学评论家、太原师范学院教授崔昕平

《桦皮船》所描摹的是一种粗粝的、充满挑战的 “成人礼”,在原生态中实现了少年心性的拔节成长。作品为万物赋予情感,跳出了素朴的写实,让故事沉浸于一个处处都在眨眼睛的、万物灵动的世界,令作品具有了轻灵的浪漫气质,也唤醒了现代都市文明中久违的众生世界的传奇感。作品也贯穿着独属于薛涛作品的气质,那是应属于男孩子的闯劲儿和不服输的韧劲儿。无论人类文明行至什么阶段,这股劲儿,都不应懈。

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综合二处处长纳杨

《桦皮船》在近期出版的同类题材作品中脱颖而出。一部优秀的小说是可以自我建构出一个世界的。《桦皮船》开辟了一个就在我们身边,跟我们同时代、同时进行,只是我们不了解的世界,它从日常生活中过渡,描写了不那么日常却又是当下真实存在的生活,让读者在十几万字的小说里,真真切切地跟着小说人物完成了一次远行,这是一部小说能够达到的非常棒的艺术营造水准。

文学评论家、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香

薛涛的儿童小说呈现出了浓郁的个人特征与风格,即浪漫现实主义。从个人化色彩浓重的虚构风格,善用幻想手法表达人生情感和生命哲理;到注重理想化、幻想化的虚构现实营造,将生活中的所视、所感重新组合进行虚构;再到关怀儿童真实的生存境遇与生命体验,穿梭于深挚的现实成长关怀与浪漫的诗意飞翔中,《桦皮船》为积大成者。它以少年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感知和体验,抵达儿童日常生活的理想之境,呈现出了一种独特而强大的审美张力,充溢着童年的鲜活记忆、大地的丰盈气息、诗意与哲思的内蕴,在当下儿童文学的写作中独树一帜;象征性、复义性,也赋予了其作品力透纸背的书写力度。

文学评论家、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研究员胡丽娜

薛涛游刃有余地将还乡、回归、代际交流、当代童年的生态、身份和文化认同,传统和现代等宏大的命题、复杂的元素都融入《桦皮船》这部长篇中,展现了成长书写的多维度的可能性。“桦皮船”不仅是一个有陌生感的意象,是鄂伦春历史文化的凝聚,同时也是推动情节发展、串联人物经历、寄托情感和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的存在。在从喧嚣躁动的城市生活到逐渐走出封闭的空间,开始传奇的旅程这一过程中,《桦皮船》为中国儿童文学贡献了一大批鲜活个性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儿童文学作家、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辽宁文学馆馆长薛涛

全程聆听了各位嘉宾的精彩发言,特别有收获;感谢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主办这次研讨会,让我获得如此多的鼓励和启迪。我最近一次见到老猎人郭宝林是去年初夏,我为书中几个细节去请教他。因为疫情原因,我和老爷子隔着墙头聊天。他说,你为了这本书,跑这么远,跑这么多趟,就进来吃饭聊天吧,我不怕。听了这句话,我们之间的墙瞬间倒了,不存在了。因此我也相信,通过《桦皮船》这本书,我一定能把读者与这个森林中的民族的文明和过往连接在一起。

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进作总结发言,他表示:今天的研讨会非常成功,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对薛涛先生的新作《桦皮船》给予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这是一部长者与少年同行、传统与现代对接、传承与创新相通、寻根与寻梦共融、生活与生态和谐、新一代与新时代共进的优秀儿童文学精品,已经获得了专家与读者的认可和喜爱。我们将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将这部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宣传好、发行好。

Read Previous

阅读,看见世界的回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举办系列活动助推全民阅读深入开展

Read Next

京东图书携手多家出版机构联合推出母亲节温情书单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