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学术界公认的中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的甲骨文和金文。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这种演变具体反映在字体和字形的嬗变之中。然而书法的艺术性却随着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富起来。
“赣州市图书馆馆藏碑帖丛书”精选钟绍京、王阳明、黄道周的书法作品,原大精印,原汁原味呈现书法艺术的精妙。让我们通过这套丛书,领略书法作品蕴含的美吧。
把馆藏“搬出库房”,集法帖嘉惠学林
文/张伟
自二〇一七年起,赣州市图书馆坚持立足本土文化,发挥馆藏资源优势,动员馆内外力量对馆藏资源进行梳理研究,并于每年推出馆藏影印本和业务研究成果论籍。
二〇一七年至二〇二〇年,赣州市图书馆先后与江西人民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江西高校出版社合作,出版了馆藏国家珍贵古籍《楚辞》二卷、明嘉靖版《赣州府志》、清同治版《赣州府志》、《楚辞(二卷)》、《赣石录》、《绣像绘图牡丹亭(二卷)》、《茶山集(八卷)》、《灵飞经》、《黄石斋先生法书真迹》和《王阳明赣南诗文石刻拓片集》等影印本十种,组织编写并点校出版了《赣州府志》《赣州美术史》《赣州理学》《赣南家训》《赣南诗联赏析》《赣南读书励志故事》《苏东坡的诗意赣南》《趣游章贡》《趣游瑞金》等新书九种。这些书籍,或在国家和省市级图书馆学会年会上交流,或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和江西省图书馆,或在“王阳明之路”图书馆联盟会议、“长征之路”图书馆联盟论坛、“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专题培训班、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交流推广,引起全国各地图书馆同人和江西文化界专家的极大关注。他们认为这些书籍有的填补了一个领域研究成果出版发行的空白,有的具有较高的史料文献价值,有的堪称赣州文史工具书,总体看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一个城市的公共图书馆,就是这个城市的全民阅读中心、文献信息中心、古籍保护中心、文化传承中心。图书馆不仅要为公众提供看书、找书、借书、读书、荐书等基本服务,也要深入开展捐书、藏书、晒书、写书、出书等工作。赣州市图书馆是江西省赣州市图书馆界的龙头,应该在文献挖掘利用、让馆藏活起来上做好示范,努力探索新时代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鉴于此,今年年初赣州市图书馆班子会讨论谋划全年工作时,决定坚持推进业务研究,编写出版“赣州市图书馆馆藏碑帖丛书”,并由馆班子成员和相关人员组成编委会,邀请书画名家为碑帖题写书名、绘制插画和撰写赏析。
“赣州市图书馆馆藏碑帖丛书”选题是我反复斟酌后,和同事、专家几经商议确定的,在此特说明一下我们的选材、编写初衷和思路:
为什么选取钟绍京所书的《灵飞经》?因为钟绍京所书的《灵飞经》是赣南人士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的一座高峰。钟绍京是赣州人,人称“江南第一宰相”。《灵飞经》以其典雅端正、秀媚舒展为历代书家所钟爱,杨守敬评:“《灵飞经》一册最为精劲,为世所重。”《灵飞经》无名款,元袁桷、明董其昌认为是钟绍京所书。《灵飞经》字体精妙,笔势圆劲,学书者初习小楷多以此为范本。董其昌说:“赵文敏一生学钟绍京书,终十得三四耳。”深受当代人喜爱的启功先生,其书法也深深受益于《灵飞经》。
为什么选取王阳明《平茶寮碑》?因为《平茶寮碑》是王阳明在赣南立德、立功、立言的最大历史物证。通观碑文,书法雄强肃穆,布局守正创新,体现了王阳明“作字甚敬”的风格,验证了王阳明“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的书学思想。《平茶寮碑》不仅记载了王阳明平息匪乱的战功,也可看到王阳明强调“兵惟凶器,不得已而后用”的慎用武力、苍生为念的良知,读来可感悟“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道理。二〇一八年冬,我和同事陪同江西省图书馆副馆长何振作、古籍部主任程学军去崇义时,第一次见到了这块耸立于赣南最高山峰——齐云山脚下的《平茶寮碑》。大家都深感震撼,油然而生一种要把这块稀世珍宝宣传好、保护好的历史使命感。《平茶寮碑》是迄今可查的王阳明书法石刻中最大的一块碑,它在研究王阳明的思想、军事成就和书法成就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文献价值,把它称为王阳明的“三立”丰碑也不为过。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胡克龙先生称赞说:“《平茶寮碑》的出版发行,无疑是书法界的一大福音,它将填补王阳明大字楷书碑刻的空白。”
为什么选取黄道周《为陈景周公太夫人眉寿楷书册》?因为这是黄道周极其罕见的大字楷书。这件馆藏是赣州市图书馆的又一镇馆之宝,但它却一直在古籍库房里默默无闻,“养在深闺人未识”。赣州市博物馆资深研究员张嗣介先生去年向我说起他幼年时随在赣州市图书馆上班的父亲去看书的经历。他父亲满怀敬意地拿出这本楷书册给他仔细翻阅,激动地向他讲述了黄道周高尚的民族气节、精深的学问和高超的书法水平。六十多年过去了,张嗣介先生对这本册子念念不忘,希望我们去库房找出来,认真保护并加以利用。赣州市图书馆特藏部老师十分用心,在库房里认真查找。得知找到了这本册子的消息后,我立即派车去张嗣介先生家接他来图书馆古籍库房一起鉴赏。张嗣介先生看了这册子后,睹物思人,百感交集,惊叹这册子品相之完美、书法之精美,认为完全可以评上国家一级文物。这本册子还有傅山、项圣谟等名家的题跋,传承有序,倍显珍贵。该册内钤有“南丰谭氏鉴藏金石书画印”,从中可知它曾经被抚州南丰谭氏鉴定或收藏。南丰谭氏何许人也?今年六月,我向抚州市古代书画研究会会长吴中华请教。据吴中华老师介绍,南丰谭氏为南丰旺族,清代就是金石书画印的收藏世家。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年)进士谭承祖,善书法,精围棋,有书法作品存世。其子谭其文,生卒年不详,号和伯,光绪年间人,曾任广东河源知县,亦善书法,精围棋,还精于金石书画印的鉴赏。《抚州先贤书画作品集》一书中刊登了谭其文一幅小楷绢本团扇作品,起头就论述“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
赣州市图书馆出版碑帖丛书时如何选题?站在图书馆馆长的角度,我的考量主要有三条:一是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书法研究价值和临学推广价值。二是作者与赣州地方、与赣州市图书馆相关。钟绍京是赣南乡贤,王阳明是过化赣南的先贤,黄道周《为陈景周公太夫人眉寿楷书册》是赣州市图书馆的镇馆之宝。三是馆藏作品,出版发行符合图书馆文献整理利用的工作职能。如果能通过出版发行馆藏影印本把馆藏“搬出库房”以嘉惠学林,善莫大焉。
感谢赣州市图书馆领导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感谢胡克龙、夏云、蒋洪亮、王福权等师友的严谨创作,感谢江西高校出版社、江西同创教育发展有限公司的热情服务,你们共同为“赣州市图书馆馆藏碑帖丛书”出版发行奉献了宝贵的智慧和力量。
希望这套丛书能得到文史界和书法界的认可,能得到书法爱好者的喜爱。囿于我们水平所限,谬误在所难免,敬请方家和读者不吝赐教,以便将来能够更正。
“赣州市图书馆馆藏碑帖丛书”
(《钟绍京灵飞经初拓本》《王阳明平茶寮碑》《黄道周为陈景周公太夫人眉寿楷书册》)
钟绍京 王守仁 黄道周 著
赣州市图书馆 编
策划编辑:邓玉琼 王颜军
责任编辑:衷昊 邓娟娟 万丽婷
出版时间:2022年1月
总定价:446.00元
内容简介:“赣州市图书馆馆藏碑帖丛书”由三册图书构成,分别为:《钟绍京灵飞经初拓本》《王阳明平茶寮碑》《黄道周为陈景周公太夫人眉寿楷书册》。该丛书系赣州市图书馆精选古籍原大精印,以钟绍京、王守仁、黄道周的书法作品为主,打造系列影印丛书,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又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