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书业总体保持在相对平稳运行的状态。这一年,因疫情而遭遇新世纪以来首个负增长的图书市场开始出现小幅回升,虽然整个图书零售市场尚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但依然让从业者对后疫情时代图书行业的回暖充满信心。
也正是在充满变量的时代,对于实体书店而言,“稳住”基本盘更加不易。过去一年里,实体书店在历史的偶然和时代发展的必然下曲折前进,当艰难维持的平衡开始出现隙罅,作为传统渠道代表的实体书店,终究需要思考如何才能不被“后浪”拍在沙滩上,如何稳固甚至重拾自己的“江湖地位”,如何通过不断地变革寻求生存和发展之路?
2021年实体书店活得还好吗?新的一年实体书店如何找到可以持续发展的“莫比乌斯环”?《出版人》杂志采访了近20家不同类型的书店。
本文为实体书店高端访谈系列,受访者为稲诚及所主理人庄宁。
《出版人》:2021年稲诚及所整体发展情况如何?
庄宁:2021年,稲诚及所主营为图书借阅、水吧销售、青少年学堂三个板块。与2020年相比,借阅和青少板块增长较为明显。目前处于持平,偏微利的状态。
《出版人》:您对实体书店的整体发展情况有何判断?
庄宁:2021年,实体书店是压力与机会并存的。压力在于对疫情与经济发展不明朗的担忧,各行各业的经济压力都很大,读者的消费力也会受到影响。机会在于疫情阻止了很多人的出行计划,所以书店的淡季反而出现了较为良好的收入,如五一、暑假和十一等假期。这对书店来说,又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收机会。
《出版人》:您认为实体书店的优劣势是什么?应如何做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庄宁:独立书店指的是没有风险投资或商业资本介入的,由一个或几个人出资经营的书店,我觉得独立书店的魅力在于经营的个性化与差异化。每家书店因为经营者的不同而呈现百花齐放的模样。由于店主能够深入其中深度经营,所以沉淀的读者的粘性普遍比较高。
劣势也非常明显,在目前的商业社会中的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读者信任度、多维经营的能力、线下与线上结合的实力、管理与培训能力等,独立书店都会因资金流转能力和人员不足等因素而发展受限。
对于希望开一间独立书店的店主,我认为,应该在开店之前做一门必要的功课,就是品牌书。
品牌书应该需要明确目标选址区域的特点、目标读者、成本预算、品牌定位、经营内容、财务管理、风控管理、发展可行性等诸多必要因素。
我一直希望并致力于营造一种书店,就是关于「人、阅读与空间的交互粘性」的书店。我一直认为书店不适合商业拓展,不适合网红打卡,不适合过于喧嚣,不适合远离生活圈,是一定要在读者「不太辛苦就能去到的日常场所,像便利店、果蔬店一样的地方」。
我常常把自己设定为读者,去感受一家书店的图书选品,饮品,空间,灯光,交谈等。在一个令人舒适的空间沉浸式阅读,是能够提高读者粘性的不二法宝。所以我依然坚定的认为,书店不是财富制造机,但是是未来城市居民的「学习、阅读、社交」必不可少的生活场所。
- 北京发行集团徐威:实体书店仍大有可为
- 甘肃新华张晓东:实体书店要从“书商”向消费服务提供商升级
- 广东新华谢芸:加速构建广覆盖、多层次、多样态的文化服务体系
- 湖北新华时军:实体书店要构建文化服务软实力
- 济南市店马学军:书店想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一刻不停地进行改革
- 江苏凤凰新华许大华:以消费者需要为核心不是一句口号
- 皖新传媒:重新擦亮“新华书店”金字招牌
- 钟书阁陶舒婷:实体书店要进行差异化经营
- PAGEONE书店陈鹏:实体书店应持续在内容领域深耕
- 漓江书院于媛媛:实体书店要与时俱进,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 广西韬智书店王波:要不断提升实体书店的后端建设能力
- 稲诚及所庄宁:书店要开在读者不太辛苦就能去到的地方
- 布衣书局胡同:未来,书店作为“有书空间”的意味会越来越强
- 普通读者书店联合创始人韩钊:书店要精挖需求、聚拢圈层
- 彼岸书店主理人钠木:经营书店要守住书店的“心”
- 让短视频时代的阅读回归“慢节奏”,《2024年学前及中小学生寒假分年级阅读推荐书目》近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