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斯坦福大学历史教授张少书新作《沉默的钢钉:铸就美国大铁路奇迹的中国劳工》在文化发展出版社出版,该书聚焦被排除在美国崛起故事之外的群体——北美铁路华工的故事。
19世纪60年代,为了修筑横贯北美的太平洋铁路,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招募了大量华工。在修筑铁路过程中,华工承担了最为艰难的西段工程,他们要穿越海拔2100米的内华达山脉,必须建设50座桥梁和十多条隧道。在工程中,他们以中国人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出众的聪明才智,为筑路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2012年,斯坦福大学教授张少书开始组织“北美铁路华工研究“项目,联合全球多个国家学者力量,通过铁路华工后裔口述史、旧报纸、历史档案、考古发现等,一点一点地还原北美铁路华工的生活细节。经过数年的努力,这个研究项目成果的中文版——《沉默的钢钉:铸就美国大铁路奇迹的中国劳工》终于出版!
《沉默的钢钉:铸就美国大铁路奇迹的中国劳工》记录了一段具有开创性的、激动人心的中国工人修建横贯大陆铁路的历史。在这部著作中,张少书创造性地重现了中国铁路工人的故事,肯定了他们在重建美国中发挥的作用。本书是对历史的宝贵纠正,将这些“沉默的钢钉”重新放回他们在美国奇迹中应有的位置。
从广东四邑的侨乡,到美国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从塞拉岭通道的悬崖峭壁,到漫无边际的内华达大沙漠和犹他大盐湖,铁路华工都在发挥着自己的智慧与汗水。在这部著作中,华工不是逆来顺受,也并非麻木不仁,他们有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历史,勇敢顽强,不仅征服了加利福尼亚的崇山峻岭,也写下中国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史诗。他们敬天祭祖,重视宗族和家庭,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背井离乡,凑钱将遇难同胞的遗体运回故乡……今天的中国人依然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历史从来不是死板的文字,而是活灵活现的人与故事。《沉默的钢钉:铸就美国大铁路奇迹的中国劳工》一书凝聚了世界各地众多学者、研究人员的艰辛、努力和心血,所涉及学科包括历史学、美国史研究、考古学、人类学以及文化学。这项研究填补了在美华工的空白历史,这段历史关乎勇气、梦想、成就、灾难和非凡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