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上午,著名作家胡平新作《景德气象:中国文化的一个面向》在江西景德镇市陶溪川凯悦嘉轩酒店举行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该书由景德镇市软实力研究院策划,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观出品。在江西省景德镇市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会议隆重召开。来自中国作协、社科院和复旦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的学者和评论家、数位出版界著名出版人、广西师大出版社集团领导代表、《景德气象:中国文化的一个面向》中的主人公:景漂和洋景漂(国际友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济济一堂,就胡平新作畅所欲言,气氛轻松热烈。
新书揭幕(世界·观摄)
为何对景德镇反复书写
一位作家近十年不间断地关注同一个城市,连续撰写并探究这个城市,在中国作家写作史上是极少见的。胡平先生从2013年开始关注景德镇,作品《瓷上中国》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政府向海外推荐的图书中唯一一本陶瓷文化主题书籍。
己亥春节之后,胡平先生受邀再次来到景德镇,在三宝瓷谷闲云涧旅居。在又一次零距离接触这座千年古镇之后,以非虚构写作手法,推出新作《景德气象:中国文化的一个面向》。诚如著名出版人、《瓷上中国》出品人张秋林所言,“这(《景德气象:中国文化的一个面向》)是一本超越之作,超越了《瓷上中国》”。
胡平发言 (景德镇市软实力研究院摄)
谈及为何对景德镇反复书写,胡平不禁发问:“景德镇,是否算是座久违了书写的城市?”他在发言中说:“古代典籍不少关于景德镇陶瓷的珍贵文献,当下书肆里关于景德镇的书籍,报刊网络上涉及陶瓷的文字,也近乎满坑满谷。却少见将其提升到文化、历史与社会层面来审视。与这座城市不但在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于中国城市丛林里的独特调性相比,殆不可以道里计。”
景德气象何以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面向
回首中国的 “全球史”,其序幕、发展、高潮、压轴,景德镇无不洞穿其中,顶着中华古近代物质文明的贵冕,披漓中国文化艺术的神彩,携带自己的元文化真文化,在时间上走得最久,空间上走得最远。景德镇瓷器,是东西方“哥伦布大交换”后中国经历1.0版“全球化”的最好注脚。正如广西师大出版社集团总裁姜革文在致辞中所言:盛唐气象延续不足百年;景德气象已经延续超过一千年。
在过去,景德镇曾是全球化的滥觞者、代名词;在未来,景德镇能否重新焕发生机、吞吐活力,亦是今日中国文化能否再度在全球表现巨大张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历经全球化之后,景德镇已然是一块文化与艺术重新组合、人性与自由深度开拓的“飞地”,有意无意地走出了一种涵盖人文理想、艺术精神与生活方式的独特区域性社会发展模式。来自日本的陶瓷艺术家、如今已经在景德镇落地生根的“洋景漂”高柳绫绪这样说:“在可贵的传统的支撑下,景德镇交织出多元的景色。如今,我越发感受到景德镇不只是一座城镇,也是一种现象,它给予我们的能量是无可计量的。”
恰如一种呼应,胡平在书中这样说:“我想应该再写一本,用以区别时间和空间。此书,将不注重历史而注重现实,但历史的巨大背影又在地平线上踯躅不去;非专注陶瓷,而专注于漫长过去与今日在景德镇留下深深足印的人们,尤其是他们的生命方式、生活方式,这些足以构成中国文化的一个面向。”
躺平?不存在的;在“诗与远方的日常”中活出N种可能
景德镇三宝蓬艺术聚落发起人、那句广为流传的“你们向往的诗和远方,就是景德镇的日常”的始作俑者、书中“跋”的写作者肖学锋这样说:“景德镇是最有可能成为中国新民艺运动策源地的城市”,“景德镇是一座古老与崭新、传统与现代、乡土与国际完美融合的城市”“你们向往的诗和远方,就是景德镇的日常”,所有这些,都是我作为一个“景漂”六年的真实感受。
来自美国的陶瓷艺术家杰瑞米,是书中的主人公之一,在景德镇不仅成就了事业,而且收获了爱情,他说:“景德镇就是这样,有很多人,包括很多国家的人,在用很多种不同类型的方式做陶瓷。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形态。在车间,在作坊,会有很多师傅跟他们一起工作,几乎没有什么想法在这里是不能实现的。”
在焦灼感、迷茫感普遍盛行、众人纷纷喊出“恨不能躺平”的时下,景德镇静水流深、正自发地进行着一场慢生活运动,年轻人抛弃世俗的藩篱与成见,经过自身不懈的奋斗、努力,让“诗与远方”成为日常,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活出N种可能,尤其享有内心的宁静、自由、快乐,为中国城市的发展样貌贡献了一份独具启发意义和激励作用的样本。
100多幅插图,彩色与黑白混搭,构成图文美感与节奏感的共振;
纵横捭阖的宏大叙事与精雕细刻的人物白描相结合
本书配有100多幅插图,这些或彩色,或黑白的图片与文字紧密呼应,既是对文中内容的补充和阐发,亦可带来视觉的美感与阅读的节奏感和现场感。
作者胡平先生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报告文学的领军人物,在这本书里,作者除了继续葆有对时代的悲悯与洞察,还启用了近年为时下国人所喜爱的偏零度叙述的非虚构路数,书中可看到作者在处理历史背景时候往往还是激情澎湃高举高打,而在描写具体的人物(比如王锡良、段镇民、黄康明、刘新园、刘子力、向元华、李辉丰、刘瑞华、肖学锋、盛巧荣和云子夫妇、罗骁兄弟、罗晟、雷子、亮子、辛瑶瑶、涂睿明、李申盛、齐冬根等)时则有小说家的从容克制与慢工细活。
书中,在景德镇奋斗和生活的人们,无论是景漂还是洋景漂,亦或是景德镇当地人,无论是独立艺术家,还是企业经营者,亦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每一个都可亲可感可触摸,在作者笔下,呼之欲出,他们正在书写着活色生香的属于自己的人生传记。
此外,有别于惯常的由名人写序和跋,该书的序言和跋均有书中的人物自述而成。
(杨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