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马国仓
尊敬的晓凯局长、野霏部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书店是一座城市的灯塔,城市因书店而灵动、因阅读而精彩!我们今天众多领导和嘉宾、新朋和老友也因书店而相聚一堂,书店在每个读书人心中是神圣的、亲切的、温暖的、必须的!
作为我国新闻出版广电行业的专业媒体,我们见证并记录了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书店发展的起起伏伏、不凡历程。近年来,实体书店因互联网的冲击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巨大挑战,但我们欣喜地看到,北京作为国家首善之区,实体书店蓬勃发展、遍布全城大街小巷。让大家深切地感受到了首善之区浓浓的文化气息和深厚文化底蕴,北京文化中心的名片也随着实体书店建设发展的闪光而闪亮。《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连续多年跟踪报道北京实体书店的量变,也深入调研报道北京实体书店发生的质变,这些报道里有成就宣传,也有经验探求,更有深深敬意。
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作为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北京文化中心建设的条件优越,基础坚实。在北京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全市大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成效显著,尤其是在实体书店建设方面,经过十多年的推动建设,北京市已经布局完成了每万人0.8家实体书店的目标,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也愈发科学有效,从根本上实现了北京实体书店从倒闭潮到发展新浪潮的转变,为进入新时代的北京文化中心建设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
实体书店作为市民文化消费的重要场所,是城市文化的标志和灵魂,是展现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最重要窗口。实体书店建设是一项关乎城市文化形象、保障市民最基本文化权利的系统性工程,对其持续进行扶持性投入是必然的,但仅仅做到资金投入和基础建设还不够,书店存在的价值在于阅读,书店依附阅读而存在,只有在政府顶层设计、社会大力倡导、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全社会阅读的热潮氛围,进而增强阅读消费,取得阅读实效,实体书店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由此,在全社会大力倡导阅读消费是推动实体书店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以为有三个方面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
一、持续扶持实体书店,优化阅读消费新场景。一段时期以来,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饱受互联网迅猛发展挤压的实体书店更是雪上加霜,多重因素影响导致实体书店一度出现经营生存困境。关键时刻,政府出手扶持成为实体书店起死回生、焕发生机的最重要因素。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后疫情时代,实体书店依旧是市民文化消费的重要场所,对实体书店的政策扶持,推动实体书店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主业突出、多元经营的发展格局,将极大优化北京市民的阅读消费环境,从而进一步提升北京阅读文化消费水平,助力北京文化中心建设工作。
二、加强阅读引导,把握阅读消费新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全民阅读”自2014年起已经8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因此,推动城市阅读消费行为健康繁荣发展,就要针对阅读市场消费存在的问题,关注并研究阅读市场消费构成和特点,并积极加以引导。实体书店等文化企业的社会效益第一原则得不到应有体现,就无法发挥精神产品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阅读引导,不断提升实体书店选品的质量和品位,向读者提供优质的内容,从而引导读者爱上阅读、健康阅读,让人们的阅读消费行为在润物无声、春风化雨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社会主流价值。
三、改变书店服务模式,推动城市文化服务新升级。实体书店服务的强化与更新对推动城市阅读至关重要,必须通过实体书店服务模式的转型升级,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加强品牌建设,提升群众参与度、平台辐射面和品牌号召力。在这方面,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在日常浓墨重彩宣传报道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各地、方方面面开展全民阅读的活动和经验的同时,集团本身也打造了一系列全民阅读活动的国家级品牌。2013年4 月,由集团牵头的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成立,成员约200家媒体,并从2014年4月开始了“书香中国万里行”大型采访活动,3年来,已走进20多个城市。还有全民阅读“红沙发”高端访谈,借助中央和全国各地的全民阅读活动平台,已举办了上百场活动,常常是高朋满座、嘉宾云集。2016年刚刚创办的“妈妈导读师”亲子阅读文化活动,短短时间,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成百上千的家庭参与其中,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引导和推动少年儿童阅读的热潮。未来,我们在这些品牌活动上还要进一步加强同北京市的合作,为推动北京阅读消费转型升级、助力北京文化中心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另外,网络时代网络阅读不容忽视,互联网正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形成一大新兴阅读市场,实体书店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全民阅读数字资源平台,大力推进数字化阅读服务,这也是当下提升实体书店服务水平十分重要的一环。
在这里,我还想通过与今天论坛主题紧密相关的三件事,来与大家分享我的一点感悟:第一件事,今年是建党百年,在党史学习教育特别是红色出版史学习中,深刻感受到我们党对书店的重视,在全国解放和建国初期,我们党每解放一座城市,都要把新华书店与邮局、银行等民生项目一起建在城市最繁华地方。第二件事,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改革开放时期,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城市改造和建设中,有人提出“黄金地段要出黄金效益”,于是乎,黄金地段不能出黄金效益的各大城市新华书店无不面临搬出黄金地段的危机,著名的上海南京东路新华书店、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首当其冲,我当时在《新闻出版报》刊出通讯报道《“南东”告急!》率先发声,批驳“黄金地段要出黄金效益”等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书店社会效益的观点,并在报纸开展了引发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讨论,最后在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呼吁下,在政府的有力支持下,上海南京东路新华书店、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等全国绝大多数黄金地段的新华书店都避免了搬迁的命运,北京不仅保住了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还在黄金地段的西单商业街建起了北京图书大厦。第三件事,进入网络时代,当实体书店因互联网影响等多重因素导致生存挑战之时,中宣部等十一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北京市出台《北京市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每年拿出以亿元计的资金进行扶持,并且逐年增长,2020年更是达到了2.4亿元,让实体书店在挑战中得以健康发展,进而成为北京城市软实力的重要象征。
建国初期为什么第一时间要“建”?!改革开放时期为什么一定要“保”?!网络时代为什么着力要“扶”?!我想,这是由书店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决定的,首先,是党和国家的需要,书店特别是新华书店是党的重要宣传舆论阵地,阵地不能丢;其次,是人民的需要,书店是城市精神高地,关乎人民群众精神食粮供给,是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在精神方面的最有力保障,精神食粮不能缺;再次,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社会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动力之源不能没。当然,对一座城市而言,城市不能没有文化气息、没有城市品质。由此,完全可以说,历史的实践不断证明,任何时候,书店都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怎么扶持、怎么建设的问题,而这,也正是当下北京经验的价值所在,更是我们今天论坛研讨内容的意义所在,相信大家的精彩发言会让我们今天的论坛收获满满。
最后,我代表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衷心感谢各位领导专家的莅临支持,祝愿本次论坛成果丰硕,祝愿北京实体书店建设更加繁荣兴盛,始终成为点亮北京文化之光!
谢谢大家!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