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4日下午,“‘世界之问的中国之答’考古大家谈暨《不断裂的文明史》国际版权推介会”在2021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四川展区圆满举行。本次活动由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四川人民出版社承办。
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庆柱先生撰写的《不断裂的文明史:对中国国家认同的五千年考古学解读》于2020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探寻历史源头,回望中华文明之根。作品以考古学视角回望中华文化,配有近500幅插图,图文并茂地全景展现中华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文明历程、国家认同和思想基础。
作品首次出版后,仅一年时间加印五次,销售逾三万册,获多种荣誉:入选2020年度“中国好书”,在今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由CCTV-1和CCTV-10同步播出的年度中国好书盛典中重磅介绍本作品;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入选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社科类推荐图书;入选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英文、韩文)、2021年“丝路书香”工程(俄文)等。
活动以“世界之问的中国之答”为主题,通过作者刘庆柱先生与中国考古学界嘉宾的现场演讲、互动,解读“中华文明何以不断裂”这一世界之问的中国之答,阐释中华文明的“中和”理念,以及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借此展会良机,向全球出版机构隆重推介这部中华文化的经典佳作。
四川人民出版社对外合作部主任杨立主持本次活动
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图书作者刘庆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震中,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周青,版权管理处处长吴晓军,出版处二级调研员陈秭旭,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罗勇,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监王华光,外文出版社编辑总监杨春燕,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中国区图书总监、人文社会科学图书编辑总监李琰,东亚地区人文学高级编辑朱薇,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国际合作与智库交流高级总监高瑜,以及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长黄立新、副社长李真真、社长助理章涛等出席本次活动。
活动以图书介绍、中国好书获奖视频,以及因疫情无法亲临现场的外籍出版方、译者的图书推介视频开场,让现场的嘉宾和观众对图书有了一个全景式的整体认识。
随后,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长黄立新致辞。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经历了五千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四川人民出版社策划三年有余的作品——《不断裂的文明史:对中国国家认同的五千年考古学解读》一上市,就获得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海外出版社、译者通过线上形式推荐本作品
四川人民出版社黄立新社长讲述图书出版过程并展望未来
现场嘉宾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震中与外文出版社编辑总监杨春燕,从学术和宣传推广的角度分别作了发言。
王震中先生从三个层次剖析了《不断裂的文明史》的内容和价值,认为本书“就使考古学做到了‘由物到人’‘透物见人’、从考古学上的‘物’和‘物化载体’揭示出其思想基础,从形而下走到了形而上”。同时,他赞赏本书的回溯式写法与从考古细微处发现历史问题的研究模式,让考古走向了大众,实现了“大众考古”。
杨春燕女士就作品的时代价值和全球推广意义发表了看法。她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拥有一个极其良好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环境,我们应该以客观、科学的态度对待学术问题,《不断裂的文明史》就是一个典范。站在国际视野的角度,讲好中国故事,积极推广中华文化,是作为出版人的重要责任和义务。
而后,作者刘庆柱先生对作品进行了专题介绍:从创作契机——写一本大家都能读懂的介绍五千年文明的考古书籍,到文物、遗址对人们认识中华文明的作用,再到如何从一脉相承的家国情怀看始终不曾断裂的国家认同。
最后,活动在与会领导和嘉宾合影留念中圆满结束。
嘉宾合影
《不断裂的文明史:对中国国家认同的五千年考古学解读》向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输出包括英语、韩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8个语种。其中,英文版将由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推出,韩文版将由景仁文化社推出,俄文版将由俄罗斯涅斯托尔出版社推出。本次活动响应传承、推广传统文化的时代要求,立足考古、文化领域,推介优秀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