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上午,长篇报告文学《孕育》创作座谈会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北大红楼纪念馆)举行。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野霏,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杨胜群,原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部主任黄如军,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相关负责人,宣传部出版处相关同志等领导、党史专家、文学评论家出席会议,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康伟和相关部门、子(分)公司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议由集团总编辑李清霞主持。
王野霏指出深入发掘北大红楼革命实践的精神内涵,做好红色资源的宣传教育,要更大程度发挥文学的作用。《孕育》出版后,要加强宣传推广,让广大群众从中感悟伟大建党精神、感悟党的精神之源。
作为《孕育》的策划者、第一作者,康伟指出北京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孕育地,北京出版集团策划出版《孕育》这部作品责无旁贷。与会专家充分肯定《孕育》的策划与创作工作,并对书稿的完善提出了宝贵意见。
《十月》杂志主编陈东捷介绍了本书组稿情况,指出该作品最初的创意是用文学作品来呈现北大红楼作为中国共产党孕育地的这一段历史。
凌翼作为《孕育》作者之一,介绍了本书的创作体会和创作过程。指出,本书是承载他文学使命的一次创作实践,令其产生了巨大的创作热情,他认为这是一部永无止境的大书。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二处二级调研员苏峰从重大历史体裁通俗读物向文学作品的转化和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小说选刊》副主编李云雷从文学的角度对本书的规模、结构、人物塑造、史料运用等方面提出了独到见解。
原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部主任黄如军对这本书从结构、内容、视野、名字等方面给予肯定,同时也从如何紧紧把握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从人物的心理对话,包括史料的准确性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
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杨胜群从精品、经典创作的高度,对书稿的每一章节都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指导意见,包括框架结构、人物的描写、内容的调整,等等,认为目前的书稿具有非常好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常务副馆长杨家毅表示,听了一堂很好的课,诚挚欢迎各位老师以后常来指导。
《孕育》是一部以北大红楼为背景,描写北京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共产党孕育等历史大事件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作品以翔实的资料、饱满的激情和生动的笔触,再现了那个风起云涌的觉醒年代,追溯了中国共产党的孕育历程,揭示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真理。
作者介绍:
康伟,报告文学《孕育》的创意和策划者、第一作者,现任北京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康伟同志曾任北京演艺集团董事长,制作出品电影《红海行动》、河北梆子《人民英雄纪念碑》等优秀影视作品和剧目。著有《见证水立方》《艰难的辉煌——文化体制改革实践与思考》《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集思录》等多部专著。曾荣获中宣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个人”,首届“中国文化产业十大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凌翼,报告文学《孕育》第二作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协签约作家。出版《井冈山的答卷》《新长征再出发》等报告文学及小说20余部。其中长篇报告文学《井冈山的答卷》获江西省参评第十五届“五个一工程”优秀文艺作品图书奖,《大湖纹理》荣获第八届全国冰心散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