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资深出版人的思考集结成《走向未来的出版》,“金句”直击出版行业痛点

从2020年5月开始,资深出版人佘江涛在朋友的鼓动下,开设了个人微信公众号,开始了他“欲罢不能”的公号写作,平均每4天发布一篇推文,话题主要涉及出版、音乐、阅读、教育等。

他的文章文风偏干冷硬,没有多余的抒情,而是直击要点,简洁有力。他对出版行业的观察、思考和探索,如提出用工业设计的理念重塑出版,对出版新生态的思考,对出版未来发展的前瞻性预测,对出版人告别路径依赖的呼吁等,给众多出版从业者带来了思想上的启发,乃至理念上的冲击。

于是,《工业设计和现代出版社》《建立出版发展的新生态》《我们是如何浪费出版资源的》《伤害出版的四把刀》《出版人和他的阅读》《指向平台化的出版》《出版人,告别路径依赖》……一篇篇谈论出版的文章,一些击中出版行业痛点的“金句”,迅速地刷屏众多出版工作者的朋友圈,许多同行“粉丝”在每周六等待他的更新。

日前,这些文章结集成《走向未来的出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

阅读《走向未来的出版》的四个逻辑支点:

(1)出版社与工业设计

价值观——小产业、大事业、真功夫

世界观——垂直化、专业化、市场化

方法论——系统化和制度化的方法

(2)出版的创新与新生态

工业设计世界观的“三化”——垂直化、专业化、市场化;

内容生产和经营方式创新的“五化”——内容多元化、营销矩阵化、销售网格化、知识服务内容的产品化和标准化;

以上“八化”构成出版的新生态。

垂直化、专业化、市场化涉及的是出版产业的基础;内容多元化、营销矩阵化、销售网格化、知识服务内容的产品化和标准化涉及出版的生态和环境。可以缩短实现期,但都不能省略。出版要走向未来,这“八化”一个都不能缺,缺的迟早要补上,否则会永远停留在过去,走不进未来。

(3)指向未来的出版

一是出版社的平台化。平台是出版新生态赖以生存的生态圈,是出版新生态商业模式的精髓。无论是纸书,还是数字化产品,要朝向基本实现平台营销和销售。是内容不断地在平台上让适宜的社群、社区分享,而不是新的内容不断地被生产出来,被随机地消费。

二是生产和销售的一体化。两个环节自成闭环,实现去中间化,利润变得饱满起来。

这两个未来趋势必然首先体现在B2C,或者B2C的扩大版B2G的产品上。

(4)中国出版前景辉煌

科技出版、社科出版、艺术出版是新的、巨大的成长点,都将在以上构成出版新生态的“八化”和指向未来的出版的“两化”中进行。

Read Previous

98岁黄永玉续写“走读”生涯,笔耕262万字刻录七十余年前人间旧影

Read Next

老舍文学奖得主程青新作《盛宴》出版, 揭示一场城市新中产文学“盛宴”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