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书系第一辑研讨会在闽成功举办

2021年7月3日,由福建省委宣传部指导,由福建省文化与旅游厅和海峡出版发行集团主办,由福建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福建省图书馆、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承办的第六届海峡儿童阅读论坛在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盛大开幕。当天下午,“少年中国”书系第一辑作品研讨会召开。《儿童文学》原主编徐德霞,鲁迅文学院教研室主任、著名文学评论家郭艳,上海少儿社《少年文艺》主编谢倩霓,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李学斌,海口市作协主席、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品成,儿童文学评论家、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香,中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舒辉波,《小十月》执行主编、儿童文学评论家冷林蔚,著名作家、冰心奖秘书长翌平,《福建文学》副主编石华鹏,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李秋沅,儿童文学作家王苗以及“少年中国”书系作者、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刘东,刘虎参加研讨会。

近年来,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制定了以“体现时代特征,凸显少年力量”为中心的青少年成长阅读书系出版战略,邀请《儿童文学》杂志原主编徐德霞担任丛书主编,计划召集近年来活跃在国内儿童文学领域的优秀中青年作家,开发一系列成长阅读精品图书。

研讨会现场

 

原中国出版协会副主席、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主席海飞提出,主题出版是承载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的重要出版。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少年中国”书系中既有献礼建党100周年,也有体现对传统精神的坚守与传承的作品。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都值得肯定。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原《儿童文学》杂志主编徐德霞发言

 

徐德霞认为,“少年中国”系列是一套现实主义的原创长篇小说,着重于反映当代少年生活。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立足于打造一套能够反映积极向上、健康成长,少年的力量体现在孩子向上成长的力量

接下来,各位来宾首先就《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空房子》展开了讨论。

郭艳认为,不同于一直以来校园青春小说对内在情感或者朦胧情爱的成长的描写,《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空房子》将少年成长放到社会生活、家庭变故、师生、邻里关系来考察,将少年成长和个体命运遭遇绑定在一起融入当下城市生活之维度,是一部精心创作的厚重之作。

谢倩霓则从《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空房子》的创作技法入手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小说用了几组悬念设置情节,把情节往前推进,每一个情节的设置都是非常恰到好处。

李学斌谈到《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空房子》当中成长主题的意象化表达。借助于空房子这个核心意象,作者笔下家庭灾变成长题材叙事揭示了家庭亲情对于生命成长的一种意义以及两者之间复杂的关联。

陈香认为,刘东始终致力于以人文精神为基础,关怀少年生命的存在状态。在近距离对日常深入的呈现和关照的基础上,《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空房子》的鲜明特色在于对于少年成长过程当中心灵风暴以及精神特质予以深刻的体验和观察。

舒辉波则从叙事诗学出发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刘东是一只非常有耐心的蜘蛛,读者在面对文本时一个又一个的问号就是作者用悬念编织的网,不仅不动声色将充满好奇心的读者网罗其中,这张网同时也建构了单如双及其同龄人共同成长的世界。

石华鹏认为《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空房子》的艺术性集中体现为两点:一是能力由轻到重的成长与迈进;二是同时关注到了父母辈与孩子,不仅适合儿童读,也适合成人读。、

冷林蔚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认为小说的叙事成功的一大原因,是有很多作为留白的悬念吸引读者不断地去前行。这些精心设置的留白,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每个读者的不同的个性化的解读。

翌平认为《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空房子》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回到一个文学的角度,从文学的结构出发、以文学创作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创作目的,这是非常棒的一个方式,翌平觉得这也是当代国际上很多小说,包括成人文学的一种操作方式。

李秋沅提出,这是一本构思精巧、多重线索交织推进情节的小说,除了故事容量很大,而且在故事发展中生出诸多的枝节,每一个旁支又枝繁叶茂、开花结果。所以,最终这个故事树枝承载着满树的繁花。

刘东在最后对自己的作品创作进行了分享。他提出,这部小说是有情感原型的,单如双和单一方的感情完全是他和他父亲的感情,只是年代背景有所不同。

与会领导、嘉宾合影

 

在热烈的气氛中,研讨会来到了第二个环节,刘虎的《鸣鹤》引发了大家的热烈反响。

郭艳认为,这本书很令人感动。这部小说融入了非常多的因素,地域性的自然和生物资源,中华儒家文化的仁义教化等等,从文本的角度有很多独特性。

谢倩霓认为《鸣鹤》的根基扎得非常稳,一路读下去,感觉这个作品深深扎入东北那片大地之间。另外一方面,又扎入中华文脉根系当中,共同建构起作品的文学大厦。

李学斌针对宏大主题小说的多重可能,在现场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与见解,并对《鸣鹤》给出了肯定的评价,认为刘虎写作的魄力令人敬佩。

石华鹏认为《鸣鹤》是一部少年朋友够一够就能读得很有意思的小说,同时也是一部有难度,并突破难度的一部作品。

黑鹤则从作家的角度,结合自己的创作,以极具个性特色的幽默、一针见血的方式,从艺术性、文学性的角度高度认可《鸣鹤》,认为它“不low”,并认为作品内容厚重,叙事空间广阔。

陈香首先对刘虎的作品表示敬意。她提出,这部小说的难度在于,在一个宏大史诗般、百科全书式的书写下,故事那样真切可感。她认为这在目前儿童文学作品当中是难能可贵的。

冷林蔚提出,小说用文学的形式对厚重、屈辱的,而且真正能够触动内心的一段历史给予呈现,这令他十分赞叹。

王苗认为,《鸣鹤》的时间线和空间都延伸得特别绵长、广阔。刘虎在二元对立的整个生态下,想写一种不同力量、不同立场、不同面向的人互相冲撞、互相撞击的感觉。

刘虎进行了总结陈词,对他的创作缘起和艰难的创作过程进行了分享。

在意犹未尽的讨论当中,研讨会迎来了结束。但作家们的创作还将不断深入少年的世界,而中国少年的故事,也会不息地蓬勃演绎下去。

与会领导、嘉宾合影

Read Previous

“五步一主播”的济南书博会,这次我们重点和主播聊了聊

Read Next

弘扬科学家精神 领航青少年成长 —— “中外科学家传记丛书(第一辑)”新书分享会在济南举行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