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宴》是由青年学者王珩所著的饮食文化随笔集。本书旨在从历朝众多意蕴闳深的国宴及琳琅满目的国菜中,撷取几个侧影,对与之相关的历史背景、典章制度、人事掌故、菜品演变等加以爬梳钩稽。小处着眼,细处落墨,通过亦庄亦谐的独特笔法,以专题形式为读者呈现中国古代宫廷饮食文化风貌及皇家美食背后的深层哲学意蕴。
国宴是一个国家最高规格的宴请,激发了许多人的兴趣,有着非常值得探讨的文化内涵,也流传着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从文化的视角,以年代为轴,深挖国宴丰厚的文化和与之相关的历史、政治、社会乃至哲学外延,讲好中国饮食故事,增强文化自信,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而本书正是这一策划思想的具体体现。
《国宴》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书中也有很多与杭州相关的美食逸事,读来趣味盎然。作者王珩希望读者能朗月清风一壶茶,体味风吹哪页读哪页之惬意。
比如“鸳鸯五珍脍”,这是金庸小说里的一道菜。小说中洪七公被欧阳锋重伤,生命垂危之际,说自己临死有一心愿。徒弟郭靖、黄蓉纳闷:是什么天大的事?原来,是希望吃一碗大内御厨做的鸳鸯五珍脍。这道菜并非金庸先生凭空想象。作者王珩猜测,这道菜的出处,可能是清河郡王宴请宋高宗的菜单中的一道“五珍脍”。这是宋高宗的最爱,南宋初年的国宴名菜。
在小说中,江湖上叫花子的老大能跑到大内偷吃为皇家御宴准备的鸳鸯五珍脍;而在现实中,高居庙堂的天子也时不时地会点一些江湖上的外卖来调剂口味,毕竟殿中省尚食局的珍馐玉馔再好吃,天天吃也会腻的。皇家市井取食叫“宣唤”“宣索”或“御前索唤”,这是当时宫廷饮食的一大景观。杭州名菜“宋嫂鱼羹”,就是这样进入宫廷的。
面对“吃”这个重大的问题,庙堂与江湖的关系早已由“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无论天下一统与否,美食是一统江湖的。
江湖上的“国宴”与国宴中的“江湖”、一碗羹里的政治哲学、宋徽宗的生日派对、迷倒马可•波罗的宫廷御酒、黄金家族的“黑暗料理”、明仁宗的身材管理……本书正是通过旁征博引,用一个又一个关于美食的迷人故事,引领读者穿越时空,领略皇家美食的限量版滋味。
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释和正文一样好看,甚至比正文分量更重。除了使行文理据充足外,注释还包括作者有所发明的考据心得,这使得专业读者也能从本书中有所收获。
0 Comments
写的很有内涵,值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