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拉与太阳》新书分享会在京举行,双雪涛、止庵、史航畅谈何为理想人类

“揭示出人类充满激情的力量,以及面对晦暗不明的世界的痛苦”,这是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1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英籍日裔作家石黑一雄时对他作品的评价。石黑一雄荣获诺贝尔奖以来,其创作作品在中国市场广受追捧。上海译文出版社深耕石黑一雄的作品系列近十年,出版了他的前八部作品,3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又全球同步出版了石黑一雄最新的长篇小说《克拉拉与太阳》,首印10万册投放市场,短短两周时间已经售出2万册,是今年图书市场上不可多得一本热点图书。

5月29日晚在北京中信书店(启皓店)举办了《克拉拉与太阳》的新书分享会,邀请了作家双雪涛,作家、评论家止庵,编剧史航,《克拉拉与太阳》责编吴洁静一同解读这部全球瞩目的作品。

《克拉拉与太阳》是英籍日裔作家石黑一雄时隔六年发表的长篇小说,也是他自2017年摘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出版的首部作品。

故事发生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未来,题材涉及当下最热门的社会话题之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伦理。近年来,国内外的重量级作家都已经敏锐地观察到了人工智能技术所取得的进展可能对社会伦理,甚至人类存在的本质造成冲击。石黑一雄在这部作品中,延续了他典型的细腻内敛和情感张力,“以小说中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隐藏在我们与世界的虚幻联系之下的深渊(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深刻探讨了每个人之所以无法被机器取代的根本原因。

小说讲述了机器人克拉拉努力融入人类社会的情感故事。克拉拉是一个专为陪伴儿童而设计的太阳能人工智能机器人(AF),具有极高的观察、推理与共情能力。她坐在商店展示橱窗里,注视着街头路人以及前来浏览橱窗的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她始终期待着很快就会有人挑中她,不过,当这种永久改变境遇的可能性出现时,克拉拉却被提醒不要过分相信人类的诺言。在《克拉拉与太阳》这部作品中,石黑一雄通过一位令人难忘的叙述者的视角,观察千变万化的现代社会,探索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究竟什么是爱?

在新书分享会上,嘉宾们深入探讨了对石黑一雄这部新作的理解。

双雪涛从《克拉拉与太阳》故事架构的角度出发,认为石黑一雄用很单纯的方式写了一个很复杂的故事。“我觉得这个故事复杂是因为它有天然的厚度——关于‘爱’、关于‘人心’。”“因为我自己写小说,我能感受到这部小说在构架上的难度,用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方式去写一个非常难以讨论的问题,我觉得这是这部作品特别震撼我的。”

史航通过阅读《克拉拉与太阳》,思考了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人类知道人类需要陪伴,但同时人类还知道可以不考虑这些用来陪伴人类的机器人AF需不需要陪伴。所以当人类使用完机器后,就像清理厨房水槽一样轻松地清理了他们,甚至不清理,让机器带着记忆残留直到让它化成尘埃,这就是人类,人类善于做主宰,这是最残忍的。”

止庵对此也有同感:“克拉拉的命运是在制作它时就定好的,它永远无所逃,怎么做都是个机器人,我对这一点特别有感受。”“我不是被克拉拉感动,而是被克拉拉的遭遇感动,被这种必然的命运所感动,克拉拉只是进入这个世界,又成为这个世界的过客。”

分享会后,现场参与活动的读者又与嘉宾们进行了充分互动,探讨了《克拉拉与太阳》这部小说更多的细节与情感。

Read Previous

京东读书第二代自主研发电子书阅读器JDRead2开启预售

Read Next

六一儿童节,当当推出四大活动为孩子的成长护航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