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康震教授的新书《康震古诗词81课》首场签售会在西西弗书店北京国贸黑标旗舰店火热举行。
这本书是写给普通大众看的
签售活动尚未正式开始,现场已是座无虚席,其中很多都是家长带着孩子,古典诗词的全民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现场主持人简单开场之后,康震老师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走上讲台。“君子如玉”,在康老师眼中,古诗词爱好者都有温润如玉的特点。大家之所以喜爱古诗词,是因为经过千年的传承,古典诗词已经成了我们血脉中的一部分。话题很自然就转到了《康震古诗词81课》中的“81”这个数字。在康老师看来,这本书的定位很清晰:它不是给古典文学界的专家们看的,也不是给资深的研究者看的,就是给普通大众看的,希望大家看了以后有所收获。在两年多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和编辑经过反复讨论,最终自然而然就完成了81篇,恰巧这个数字也有着丰富、复杂的含义。这仅仅是写作过程中的一个巧合。而书中提到的诗人也不都是一帆风顺的,也许是一生坎坷,但是他们的坚持、他们的诗心与对未来的希望让今天的我们依旧能够领略到古典诗词的美。
古诗词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
《康震古诗词81课》一书汇聚了康震老师多年的古典诗词研究心得,厚积薄发,非常适合大众阅读。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康老师虽然只精选了从汉代到清代36位著名诗人的81首,甚至其中的一些经典作品称得上简单,但那仅仅是形式、形态与语言上的简单,其中所蕴含的韵味却很深,比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书中之所以有那么多看似简单的诗歌,其实蕴含着作者作为一个教育者的苦心:古诗词的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简单的诗容易入人心,容易让孩子记诵,容易让孩子理解。而随着孩子的成长、人生阅历的丰富,“简单背后丰富的、多元的、令人感动和感慨的内涵就会慢慢涌现”。
着重选择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篇目
在作者看来,名篇佳作都有鲜明的标准:首先它的内涵是深刻的,情感是丰富的;同时,它的文辞是优美的,可以跨越不同年代人们的审美观。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几个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它可以成为名篇。这些名篇不断地被传诵,但是并不意味着没有被广泛传诵的诗歌就不是佳作。为了不增加孩子阅读的额外负担,《康震古诗词81课》一个很重要的用心,就是着重选择了目前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篇目,并希望在教材之外给孩子们打开另一个世界,“打个比方,教材如果有五十页,我们希望这本书是第五十一页”。
解读既精准又经得起时间考验
近年来,康震老师作为点评嘉宾,多次出现在央视顶流文化节目中,比如《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等。在作者看来,电视节目的点评与图书的讲解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书是读者要反复阅读的,所以作者在落笔的时候要尤为慎重:既要考虑到解读的精准,又要让这样的解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让读者依然觉得这样的解读是不过时的。而电视节目面对的观众面更广,讲解更具有即时性。因此,要想真正了解康震老师对古诗词的解读,《康震古诗词81课》这本书是更好的选择。
互文互见,一诗一人一时代
《康震古诗词81课》中每首诗的讲解字数在两千字左右,读者大概八分钟可以读完,很适合碎片化阅读、大众阅读,但是在短小精悍的篇幅中,作者旁征博引,把诗人的人生、交际,名诗的形成、流传等都涵盖了,内容十分丰富。如何在适应当下碎片化阅读习惯的同时,又能做到干货满满,康震老师给出了精彩的解释:“单篇合成一章,连缀便可成史。”在写作过程中,通过互文互见的方式,从个体扩展到群体,诗人们相互勾连,便形成了诗坛,折射出一个时代。所以,这本书的结构就是:一诗一人一时代。
一堂久违而珍贵的古诗词讲解课
在作者与主持人的热烈讨论中,签售会成了康老师古典诗词的心得分享会。一说到古诗词,绝大多数人脑海里都会浮现出“唐诗宋词”的说法。如何理解唐诗宋词的精髓,如何走入唐宋诗人、词人的内心,如何理解唐宋诗人、词人创作的初衷,理解每一首诗词背后的深意?在康老师极富感染力的解说中,每一位现场读者都上了一堂久违而珍贵的古诗词讲解课。
作为古典诗词专家,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会不会向古诗词寻找疗愈?在与现场读者的互动环节,一位读者向康老师抛出了一个貌似刁钻的问题。康老师的回答让人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摆脱不愉快的方法是写字与旅游。因为临帖习字可以凝神静气,而寄情山水能够使人跳出圈子,向他处去。
一个多小时的现场对话与互动,康震教授妙语连珠,读者反响热烈。在之后的签售环节,近三百位读者获得了康震老师的亲笔签名,其中很多是稚气未消的小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他们不仅收获了知识,也得到了与康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康震古诗词81课》首场线下签售活动历经两个多小时,圆满落幕
接下来,人民文学出版社还会安排更多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康震教授的新书《康震古诗词81课》得到更多读者的关注与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