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母语中文分级阅读标准》4月16日在“文学之都”南京重磅发布。中国儿童阅读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指出:这份标准的发布,一方面填补了中国内地分级阅读标准的空白,一方面也标志着,中文分级阅读在中国内地历经二十年的研究后,其科学化、专业化的体系与表达已基本建立,这将对中文分级阅读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引领和促进作用。
当天上午,在由亲近母语、广东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测评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协办的第十六届儿童阅读论坛暨亲读者大会上,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以主题演讲的方式,面向1000多名现场参会者以及近万名在线参会者,发布了这份凝结亲近母语二十年中国儿童分级阅读探索与研究成果的标准。徐冬梅现场笑言,亲近母语,二十年又磨一剑、二十年之功毕于一役。
据介绍,这份近5万字的《亲近母语中文分级阅读标准》全文主要包括“亲近母语中文分级阅读标准研制的背景和意义”“亲近母语中文分级阅读标准制定的原则”“亲近母语中文分级阅读标准(儿童阅读素养发展标准和文本分级标准)”“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等三方面的具体内容。首次定义并明确的亲近母语中文分级阅读标准则分为儿童阅读素养发展标准和文本分级标准。儿童阅读素养发展标准是亲近母语中文分级阅读标准的核心,主要阐释从儿童的生命阶段出发,依据不同阶段儿童的生理、认知和语言发展、情感和社会化以及人格发展特点,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每一个儿童应该达到的阅读素养标准,研制通过儿童的自主阅读和相应的阅读指导、阅读教育,儿童可以达到的发展标准;文本分级标准则是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阅读素养水平,为儿童匹配适合的文本。
据了解,亲近母语早在2000年就启动了中文分级阅读的研究与探索。2007年,策划编辑出版了儿童分级诗歌读本《日有所诵》。每年有300万儿童和家庭在使用,并覆盖了中国近5000多所小学,总发行量达5000万册。该书已成为中国儿童诗歌分级阅读的现象级读本;从2001年开始,亲近母语每年推出中国小学生分级阅读书目;从2016年开始,发布中国儿童分级阅读书目(0-12岁),并每年修订完善,这一书目发布已在全国形成了广泛的影响;2018年,亲近母语完成中文分级阅读标准初稿,当年发布《母语背景下的儿童中文分级阅读》研究报告;2020年,亲近母语基于中文分级阅读标准,根据 6-15岁儿童的认知与心理特点,以及儿童阅读能力和素养发展的要求,精心研发了《中文分级阅读文库》,共9个级别,精选108本经典作品,并由果麦文化出版;亲近母语还积极探索在线部分,开发“小步读书”这一儿童互联网教育品牌,专注于为6-12岁儿童提供专业的中文分级阅读和母语学习在线课程。当前,亲近母语正致力于成为中文分级阅读的领导品牌。故此,徐冬梅在发布会上突出强调,发布《亲近母语中文分级阅读标准》,是亲近母语在国家坚定文化自信,加快科技发展,实施全民阅读战略,整体提高国民素养的大背景下,基于20年的儿童阅读研究、推广和实践,在充分研究国际分级阅读,研发和实践中文分级阅读的基础上,对中文分级阅读标准所做的一次系统建构和表述。
徐冬梅表示:亲近母语研究并发布这份标准,旨在帮助社会解决“不同阶段、不同素养的孩子读什么,如何读”的问题,主要包括:帮助儿童和家长选择合适的童书,进行不同场域、不同目标的阅读和阅读互动、阅读指导;为家庭场景下的亲子共读、幼儿园和中小学阶段校园的阅读指导提供可参考的标准;为图书馆、社区及更广泛的专业阅读和教育机构、童书出版机构的阅读活动,提供可参考的标准;同时也为有能力的中文分级阅读研发机构,提供分级方法和体系参考。由此延伸,这份标准应对六大应用场景:儿童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阅读素养水平,匹配适合的中文读物;家庭可以运用这一标准,开展儿童早期的陪伴性阅读、亲子共读和儿童的自主阅读等阅读活动;学校或培训机构也可以参考这一阅读标准,配备适合特定阅读阶段儿童的丰富童书、开展阅读活动、构建阅读课程,教师依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发展状况实施相应的阅读指导等。此外,这一标准也可应用于在社会倡导广泛性的阅读活动,并为童书创作和出版、推广、教育等,提供系统性参考,以及应用于公益领域,为不能获得丰富图书的儿童提供童书和阅读指导。
徐冬梅在标准发布的最后总述道,这份标准是亲近母语在二十年中文分级阅读研究上基础上系统性、科学性、理论性的一次集大成。亲近母语自创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中国儿童母语与阅读教育,当前正致力于成为引领中文分级阅读的行业先锋。在全民阅读连续第八次写进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并继续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时代大背景下,亲近母语希望,通过科学的分级阅读培养有广泛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较高的阅读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的自主阅读者,为国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未来社会培养完整而和谐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