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释陆羽《茶经》,重述中国茶文化——知名茶文化学者周重林新作《茶之基本》面世

茶,可俗,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可雅,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在陆羽这里,是需要建立关系的。就是要确定茶在世间的地位,在茶中寻找某种秩序。”继畅销书《茶叶战争》之后,知名茶文化学者周重林又一全新力作《茶之基本》上市 ,该书以《茶经》为原点,重述中国茶之基本。

《茶之基本》浦睿文化出品

了解中国茶文化,不可不读《茶经》

众所周知,茶从喝到品,始于陆羽《茶经》。《茶经》是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由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全面记述了唐及唐以前的茶叶历史与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方法等。

周重林敬仰陆羽,把他称为茶文化的最大IP。不知陆羽《茶经》,无以言茶。对后世茶人而言,要了解中国茶文化,《茶经》是不可不读的一本书。

他在全书的开篇便指出茶圣陆羽的伟大之处便在于他贡献了一整套认知茶的方法论,一是为茶正名,追溯茶的历史,二是规制茶的器具,以饮茶来倡导君子之风,赋予茶教化的意义,使其升格为高雅的艺术。

陆羽著《茶经》是为把茶从世俗的吃法中解放出来,周重林写《茶之基本》,深入解读陆羽《茶经》启示,则是为了重拾中国茶雅传统,传播中国茶文化。“我认为过去中国在传播茶文化的时候落败了,至少我有一种挫败感。”

《茶经》版本那么多,为什么要读这本?

现为自媒体“茶业复兴”出品人的周重林,是云茶代言人,著述颇丰,其参与撰写的文章入选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我之前写过以文明史为视觉的《茶叶战争》,写过以名士为主的《民国茶范》,也写过像《易武与古六大山》这样的地方性知识,再释《茶经》这样的经典还是第一次,也比较忐忑。但写着写着,那种为往圣继绝学的使命感就出来了。”

《茶之基本》是他写作历时最久也最耗精力的一本,前后花了15年的时间,详细参考古今40多种《茶经》版本。“训诂书的难点就是恰当的解释,尤其是像《茶经》这类指导性很强的。首先读前辈的书就花了很长时间,又在各个版本中选出最恰当的某个字,最后再赋予它当代的表达。”

除对原文做译注之外,周重林还对每个章节的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事无巨细地讲解了茶的立体面,从茶的古今演变到茶人的基本修养,从历代茶事到茶席茶礼,既阐释了陆羽的饮茶智慧,又讲透了饮茶的日常哲学。“茶道就是茶的艺术之道,茶人通过对茶的研习、理解以及感悟,最终成为茶道艺术家,让茶有秩序,其成就之路与任何一种艺术家之路并无不同。也就是说,茶人只有自己先成为艺术家,茶道才能成为艺术。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虽然陆羽《茶经》中提及的器具大都退出了日常生活,但陆羽推崇的饮茶艺术和茶道精神今日犹存。

这本《茶之基本》带我们追溯了中国茶文化之源,让茶雅的传统复兴为日常。如何更有效地传播中国茶文化,光是阅读还远远不够。

《茶之基本》作者、著名茶文化学者、云南茶文化研究领军者周重林

对话《茶之基本》作者周重林

Q:写《茶之基本》这本书的初衷是什么?

A:茶文化最近几年非常热,盛世兴茶。饮茶群体越来越多,像我这样专门研究茶文化的人也越来越多。《茶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作品,回避不了,就想着要为陆羽做当下解释,毕竟过去了上千年,茶的语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之前写过以文明史为视觉的《茶叶战争》,写过以名士为主的《民国茶范》,也写过像《易武与古六大山》这样的地方性知识,再释《茶经》这样的经典还是第一次,也比较忐忑。但写着写着,那种为往圣继绝学的使命感就出来了。我不知道别人是否像我一样,都会觉得自己的解读才更接近陆羽。

Q: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您是如何克服的?

A:训诂书的难点都是恰当的解释,尤其是像《茶经》这类指导性很强的,就是要知道训诂的意义是什么,知道书里提到的器具是怎么用的。我在云南的一个好处就在于它描述唐代的那些工具现在还在,比如杵臼在云南还可见。那如果做这本书的学者不是云南人,对于紧压茶、赏茶饼这部分,就没有直观的了解。

还有一些表述,比如陆羽形容这个茶味是隽永,具有文学的色彩。而我们现在描述茶的口感滋味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你如何赋予它的当代表达,通过遣词造句,找到它的当代表达,这是我们现在最想做,而且过去没有做好的,所以我认为我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小点进步吧。

Q:您认为现在年轻人喜欢的奶茶,是对茶业的一种传承或者革新吗?您如何看待奶茶的流行?

A:茶饮是新国潮重要的组成部分,排队喝奶茶已经变成了时尚。我大胆预测,未来数年各地都会有自己的新茶饮品牌。年轻人不是不喜欢茶,而是不喜欢过去那种表达方式,我认为是场景的问题。过去茶楼场景过于老气,没有潮的感觉。未来的新茶饮才是主角,我去年游学带了40多人上茶山,有一位在北京从事传媒业的朋友,看到那么好的古树茶,非常感慨,他回北京就创立了一个新的茶品牌,主打无糖的茶饮料。现在茶饮创业是一个新方向,2019年,新注册的茶企就有30多万家,比十年前上涨了649%。

Q:在您看来,茶文化的本质是什么?过去十几年中,茶文化在全球的普及程度是否有明显变化?

A:我认为过去中国在传播茶文化的时候落败了,至少我有一种挫败感。近代以来领衔传播茶文化的,主要是日本人。全世界出版茶文化书刊版本最多的、传播茶文化最勤的人,名叫冈仓天心,他的著作几乎遍布全球,拥有所有语种的译本。我们觉得陆羽是“茶圣”,很牛,可在国外很难见到他的书。民国时期有许多出国留学的知识分子,一些去了日本,一些去了欧美。他们学识的确是高,但这些人没有完成一个重要任务——没有把中国文化传出去,他们只是完成了把西方文化搬回来的任务。但同一时期的冈仓天心却把东方文化传播出去了。他传播了茶,铃木大拙传播了禅,这才是整个东方的禅茶一味。

Read Previous

以艺术之名,焕醒基诺之光 ——“童心自然益行”系列公益活动

Read Next

《亲近母语分级阅读书目·小学版(2021)》发布,接力出版社32种图书入选!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