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十四五” 建设出版强国,2021年第四届出版创新年会在京举行

4月2日,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广西出版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2021年第四届“中国出版创新年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以“启航‘十四五’ 建设出版强国”为主题,旨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出版业“十三五”发展的经验与成就,研究“十四五”时期出版业发展的思路、重点,探讨出版强国及文化强国建设之路。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书记黄晓新

出席会议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李一昕;中国出版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坚;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贺耀敏;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黄强;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出版科学系教授、博导吴平;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教授、博导王关义;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覃超;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唐咸秋及集团班子成员,各出版机构的领导和骨干编辑、新闻媒体代表等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书记黄晓新主持。

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

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聚焦出版高质量发展做了主题演讲,针对我国出版业现状,他认为,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必须重视创新的作用,出版行业要紧跟中央的步伐,严格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和未来15年的远景规划,而这两个规划的核心正是建设创新型中国。出版业要从国家战略上找到自己的地位和作用,重点研究当前制约创新发展的基础性、结构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从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文化强国建设。随后,他从“理念”“结构”“投资”“人才”等方面具体阐述了当前出版业存在的结构性和基础性问题。

中国出版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坚

中国出版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坚围绕“把握核心优势,守正创新发展”做了主题发言。

他强调,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论述、新要求,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成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坚持守正创新,建设文化强国。守正,就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守牢我们的内容根本和导向功能,推出更多更好的优秀出版物,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统一。创新,就是围绕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全方位创新产品表现形式、产业经营模式、生产组织流程,努力探索一条高质量的发展路径。

同时,黄志坚结合自身丰富的行业管理经验和实践经验,从管理和实践的层面对当下出版业的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两点深入的理解和阐释。第一,出版企业要牢牢把握核心竞争优势,强化内容把关,更好地发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方面的主体作用。这是出版的职责使命,也是发展之基。只有不忘主责主业,聚焦主责主业,才能在风云变幻的产业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出版业不断提升政治能力,切实加强编辑力量,持续擦亮出版品牌,努力提升治理水平。第二,出版行业需要国家和社会继续给予有力支持。“十四五”时期,出版产业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来自产业外的各种挑战与挤压会更加严酷。这就要求出版业“十四五”规划要特别突出针对新的产业变局,充分考虑政策供给问题,完善和落实创新相关政策。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贺耀敏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贺耀敏从学者和出版从业者多个角度,谈了自己对高质量发展的见解。他认为,“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的变化。在新时期要实现出版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五个必须: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把导向正确、内容优质、创新突出、双效俱佳作为出版强国的价值追求和努力方向,推出更多促进社会发展、反映时代精神、适应读者需求、鼓舞正风正气、充满现代气息的精品力作;必须坚持以内容创新为引领,鼓励广大作者锚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宏伟目标,创作出真实反映时代发展变化内在规律、真实反映人民群众高尚追求和所思所感的优秀成果;必须加快科技创新和媒体融合,推动整个出版界有一个新的崭新面貌;必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加强国际交流与传播,把中华优秀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作为重要战略目标,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共识日益牢固。

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黄强

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黄强结合人教社的情况,从微观层面与大家进行了分享。黄强社长分享了人教社在“十三五”期间实施的“四大战略”,即以中小学教材为核心的品牌拓展战略;以内容建设为基础的融合发展战略;以版权运营为重点的合作共赢战略;以科研创新为动力的人才兴社战略。同时,就“十四五”时期人教社的规划阐明了五点核心思想:一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二是把握新发展阶段的特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三是从实际出发,坚持守正创新;四是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五是要有实实在在的措施。

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出版科学系教授、博导吴平

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出版科学系教授、博导吴平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和管理经验,在发言中对新时代高校教材的建设提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她强调,教材出版是国家事权,应该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方向,加强政治把关,健全教材体系,注重改革创新,准确把握新的时代方位,充分发挥教材在铸魂育人、关键支撑、固本培元、文化交流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她通过例举错误思想指导下所编写的教材带来的弊端和后果,引出教材坚持正确指导思想的重要性。她指出,教材的指导思想必须体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科研、社会实践全部领域,贯穿高校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必须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教育观、价值观,把好教材建设选用关、管理关、建设关,建材的内容要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的引领,借鉴外来的时候必须立足于本土,而非西方教材直接的搬运;必须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的文化风格,注重开发具有原创性的中国特色教材体系,建立一批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必须体现人的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坚持凡编必审,严把政治关、学术关。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教授、博导王关义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教授、博导王关义用大量数据和案例说明出版业发展、繁荣的根本靠人才,而出版业的人才培养离不开学科建设。他指出当前出版学科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对“十四五”期间出版学科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提出了四点阐述。第一,新文科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即重视能力的培养。第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是世界范围内学科发展大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催生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学科建设过程中,要打破学科壁垒,打造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的优势学科群,形成学科集聚的强大合力,进而提高学科的核心竞争力。第三,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也是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第四,“十四五”时期出版学科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思考,即要推动出版一级学科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的出版学科体系,又要关注出版学基础理论研究、出版史研究、版权产业对策研究、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研究、出版强国建设目标应用对策研究、围绕制约印刷强国建设的瓶颈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协同研究。以社会需求为风向标,围绕出版行业发展急需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强化师资队伍,推动产教融合。

“中国出版创新年会”今年是第四届,每年在岁尾年初的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举办,今年的年会由于疫情因素有所延迟,但研讨主题更聚焦、更深刻,讨论角度更全面。经过几年的建设,“中国出版创新年会”已经成为业界交流分享管理、内容、技术、人才培养创新理念、观念、经验的高层次平台,受到业界和学界的高度关注。

(实习记者:黄倩倩)

Read Previous

莫言《晚熟的人》有声剧独家上线京东读书

Read Next

论道“马栏山”  推动出版湘军更好地走向世界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