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新科学家》评选出的帮助改变世界的十大大众科学书籍,其中第六本是《裸猿》。评奖语是这样写的:“《裸猿》从比较动物学和生物人类学的角度研究原始先民和部落人的行为模式,涉及的主题有人类进化、性行为、育儿、探索、领地、进食、安抚以及人与动物的比较。读者从中顿悟:现代人的行为模式和远古的祖先息息相关,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是在树栖猿—地栖猿—狩猎猿的进化过程中确定的。”
写出如此巨作的就是英国著名动物学家、生物人类学家、生物演化科普作家德斯蒙德•莫利斯(Desmond Morris)。2021年4月,《裸猿》50周年纪念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裸猿三部曲”的另外两本《人类动物园》与《亲密行为》也同时出版。
你是旷世无双、无与伦比的物种里的一员
德斯蒙德•莫利斯出生于1928年,今年已经93岁高龄。他是英国著名的动物学家、生物人类学家、生物演化科普作家。1951年,莫利斯在牛津大学动物行为系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行为学家尼科·廷伯根。从牛津毕业后,莫利斯被聘为伦敦动物园哺乳动物馆馆长。在伦敦动物园任职8年期间,他一只眼观察动物,一只眼观察人类。他逐渐意识到,以动物学家而非心理学家或社会学家的眼光来看待人类行为,会出现一些非常有趣的新视角。
1967年,莫利斯的成名作《裸猿》出版了,这部惊世骇俗的人类行为学著作一出版就掀起了轩然大波。他从动物的角度来观察和解析人类行为,认为人并不是从天而降的天使,而是由地而生的猿,是一种没有长毛的“裸猿”。从演化的角度讲,人类至今没有逃离动物的本能,也并不比其他动物高明。裸猿的种种基本冲动,最明显的莫过于表现在性行为和与生殖、繁衍、抚养幼儿有关的行为上。“与其说文明进步陶冶了人的性行为,毋宁说人的性行为塑造了文明。”莫利斯断言,现代人的基本性行为全部都可以追溯到他的祖先身上,追溯到人类的基因上。
《裸猿》出版的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代,二战之后的和平时光带来人口快速增长,一些生态问题引起关注——《寂静的春天》这类书的大量出版。更为让人忧虑的是人类掌握了核武器技术,也就是说理论上人类有能力毁灭地球。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表现了对地球和人类未来的忧虑甚至悲观。像《裸猿》(人类不过是裸露的猿)书名本身就表达了作者对人类因文明的发展而产生一些自我膨胀和危险行动的警告。
1986年,《裸猿》插图版问世时,有人建议莫利斯更新文本。莫利斯觉得整本书只有一处需要改动,就是把世界人口从30亿改为40亿。人口数字的激增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使莫利斯感到不安。
“在我们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我们在地球上的分布稀稀落落,生活在很小的部落里。那种部落生活塑造了今天的我们,但它没有为我们适应现代都市生活做好准备。那样的部落猿如何适应都市猿的生活呢?”
这个问题成为《裸猿》三部曲续篇的课题。
我们经常说“都市是水泥丛林”,但莫利斯说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丛林没有裸猿密布。丛林是有机的世界,其变化非常缓慢。相反,都市几乎在一夜之间就遍地开花。用生物学的话来说,罗马城的确是一朝分娩、一蹴而就的。作为动物学家,莫利斯研究都市人的行为时,常想起这样一幅画面:他们蜗居在狭小的住宅里,这不是丛林生活,而是囚禁人的动物园。所以莫利斯断定,都市不是丛林,而是人类动物园。这就是“裸猿三部曲”第二本书的题名。
在《人类动物园》,莫利斯仔细考察了人类的攻击行为、性行为和父母呵护孩子的行为,看看在都市生活的重重压力下人类行为的种种表现。原始部落变成超级部落以后,人类行为有何变化呢?人的地位上升到超级地位以后,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呢?当每个人周围出现数以千计的陌生人时,我们以家庭为基础的性行为如何才能维持下去呢?
三部曲的最后一卷是《亲密行为》,其课题是,在新环境中,人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强烈的性本能和爱本能对现代生活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在我们的亲密关系中,我们失去了多少?又获得了多少?在许多方面,我们忠实于我们的生物学源头,忠实的程度还令人吃惊。我们的基因编程证明有一定的弹性,但它抗拒重大的变化。当直接的爱的关系不可能建立时,我们就发明一些替代的办法,让我们安然享受生活。人类的创造才能使我们能够享受技术带来的舒适,享受现代生活令人激动的种种机会,同时又使我们能够服从我们的原始驱力。
莫利斯在1994年的序里写道:“我高兴地看到,我1967年到1971年问世的‘裸猿三部曲’又有机会再版了。过了二十五年,我送给你的讯息依然如故——你是旷世无双、无与伦比的物种里的一员。请理解你的动物本性并予以接受。” 如今,50年过去了,我们很高兴看到“裸猿三部曲”在中国再版。
50年过去了,我们依然无法正视那个“动物的”自己
《裸猿》出版后,迅速风靡全球,引发了巨大争议,作者被三帮人围攻。
第一种攻击来自学界。他们说这本书缺乏参考文献、脚注和索引。其实这些省略全都是刻意为之,因为莫利斯想直接对一般读者说话,而不是写给学者看。“我想要的是告诉人们:我如何看待人类。因此,我用最简单明快的语言书写,宛若与人交谈,而不是给人上课。”
第二种攻击来自宗教。莫利斯把人视为上升的猿类而不是堕落的天使,这冒犯了宗教的尊严。因此,《裸猿》一度被教会列为禁书,地下流通的书也被没收,教会将其付之一炬。但最终,“裸猿三部曲”在全球被翻译成28种语言,总销量超过了2000万册。
第三种攻击来自其他专业的人士。莫利斯说:“我是动物学家,似乎没有权利闯进人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专家的世界。我撰写《裸猿》的20世纪60年代,那些领域的研究主题是:人的一切所作所为纯粹是后天的行为,和远古的祖先没有关系,和我们的基因遗传也没有关系。”但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我们的基因不仅影响我们眼睛的颜色和我们的解剖学特征,而且它们也在决定我们的行为方式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裸猿》成为有史以来最具争议的畅销书之一。2017年,《裸猿》出版50周年,莫利斯在50周年纪念版的序言里说:“《裸猿》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响,为何?首先,它被视为惊世之作,而斗胆的作品往往命长。但在我个人看来,它并无惊世之处。我只不过是用一己之见讲述人类的真实情况。”
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的知识大大增长,关于人类行为研究的作品越来越多,基因对人本身的影响成为一种共识。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在50年后再来读一本老书呢?
《黑猩猩的政治》作者弗朗斯·德瓦尔说:“这本书仍然很值得一读,因为它的主要长处与其说是在数据和理论上,不如说是在它遵循的思路上。莫利斯像演化生物学家那样思考,谋求的是如何解释人的行为,依据的是行为如何有助于生存和繁殖。他呈现我们这个物种奇异性行为和社会行为的问题——任何生物学家都想要解答的问题,比如: 我们裸体和直立行走的源头、同性恋问题、女性性高潮问题、游戏在艺术和文化里的作用问题。直至今天,这一切问题尚有争议。使这本书读之兴味盎然的是它的思想模式,而不是它的结论。”
50年过去了,人类还是最初的那个人类,我们依然需要读一读“裸猿三部曲”,来正视那个“动物的”自己。
原来你是这样的莫利斯
1967年,《裸猿》出版之后,莫利斯的知名度也迅速上升。《裸猿》迅速售出了1200万册,他也成了名人。但莫利斯却在那时选择了消失。他跑到地中海岛国马尔他,并在那里生活了5年。他观光、写作、享受生活。
“我创造了财富,然后告诉我妈妈说我要把它们全花掉。妈妈很惊愕。”他确实享受了。他买了一座拥有27个房间的庄园,两辆劳斯莱斯和一艘游艇。“那段时间,我过着极其奢华的生活,现在如果可以,我会做同样的事。”
在享受完他的财富后,他又高高兴兴地回到牛津大学工作了。他卖掉了劳斯莱斯,改骑自行车上班。“我喜欢那样做,因为我永远都爱我的工作。”莫利斯说。
莫利斯出生于维尔特郡的小村庄,父亲是一名失败的儿童小说作家。
1951年,他开始在牛津大学动物行为系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54年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莫利斯留在牛津,研究鸟类的繁殖行为。1956年,他搬到伦敦,研究猿类。
1956年,他移居伦敦,担任格拉纳达电视和电影部门的伦敦动物学会。这项工作包括制作有关动物行为和其他动物学主题的电影和电视节目。直到1959年,他一直主持格拉纳达电视台的每周《动物园时间》节目。他为 BBC编写并主持了500个《动物园时间》节目,以及100集《动物世界》的节目。
尽管他更爱动物,但他还是结婚了,这段婚姻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也点燃了莫利斯后来对人类的热情。他研究人类后得出的结论是:人与动物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也是他最终决定写“裸猿三部曲”的原因。
德斯蒙德·莫利斯是一个拥有强烈好奇心的人。他有张地图,地图上凡是他去过的国家,他都插着小针做了标记。“我已经去过91个国家了,我希望在死之前能去100个。”已经78岁的莫利斯抱怨说,“我觉得我的脑子比我的身体好多了。”
莫利斯也是一个创作能力极强的人,一生出版了几十本书。上海译文出版社一口气引进了其中的十本书,除了“裸猿三部曲”还有其他七本书,包括《裸男》《裸女》等,后续将陆续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