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少总社”)在京举办了“常青树”主题活动。张之路、徐德霞、刘海栖、徐鲁、王杨、黑鹤、薛涛、安武林、星河、翌平、郁雨君、殷健灵、黄春华、张国龙、刘东、刘虎、何南、陈红、王苗、杨千紫、彭清雯、黄岭贝、杜迎春等20多位作家、评论家、出版人参加活动。中少总社总经理马兴民、未来网总编辑万兴亚、图书市场部主任李利宏、副主任陶媛、国际部主任沈丽娜、营销部副主任刘荍,以及中少总社儿童文学出版中心总监胡纯琦、综合编辑部主任孙彦、《儿童文学》主编冯臻、副主编刘霁爽、儿童文学图书编辑部主任王苏、副主任徐雅菲、《中国卡通》副主编肖颖等也出席了活动。
活动伊始,马兴民总经理首先代表中少总社向各位作家和媒体朋友致欢迎辞。马总表示,中少总社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综合出版实力最强的专业少儿出版社。近年来,中少总社老、中、青三代作家并重,致力于原创儿童文学书刊出版。今天,中少总社举办“常青树”主题活动,就是希望借由这个机会,凝聚各位作家的创作实力,推出“常青树·儿童文学典藏书系”,打响原创品牌,再续中少总社儿童文学出版的辉煌。
中少总社儿童文学出版中心总监胡纯琦随后发言,详细介绍了“常青树·儿童文学典藏书系”的缘起和特点。
中少总社儿童文学出版中心一贯以扶持新作家为己任,以发展、壮大儿童文学创作队伍为使命,《儿童文学》杂志更是几代儿童文学作家成长的摇篮。《儿童文学》杂志曾于1997年、1999年与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鲁迅文学院联合举办过两届儿童文学青年作家讲习班,挑选当时35岁以下、有创作潜力的青年作家参加培训,加强儿童文学作家队伍建设。二十多年过去,如今这批作家大部分仍活跃在儿童文学创作领域,成为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中坚力量和佼佼者。从去年以来,不断有当年的学员提出“再聚首”的想法,希望能欢聚一堂,回溯往昔岁月,重温同窗情谊;同时梳理成绩,分享经验,立足当下,一起用笔墨书写新时代。当年的讲习班发起人之一、原《儿童文学》杂志主编徐德霞老师与胡纯琦总监觉得“再聚首”的想法非常好,俩人还觉得可以借机开发一套经典、畅销的图书。这个想法上报到中少总社之后,总社领导对出书的想法非常认可,决定举全社之力加以支持,并力邀资深出版人徐德霞女士做丛书主编。经过几次讨论之后,这套丛书最后定名为“常青树·儿童文学典藏书系”。征稿对象不仅仅只限于当年儿童文学讲习班的学员,而是包括所有有志于写出时代精品力作、有志于写出常销书的作家!
“之所以叫‘常青树’,是希望这是一套书写伟大时代、打造盛世典藏、打造行业标杆的常畅书!”胡纯琦总监解释,“就是希望我们的儿童文学事业能够常青,这套书能够长青,作家们能成为创作上的常青树,我们与作家之间的友谊也能常青不败!”
“常青树”丛书主要有两个特点:首先,只收纳最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所有投稿作品均由丛书主编徐德霞老师把关。其次,限制图书品种。每年都最多只出版10种,优中选优。力争图书的品质一年超越一年,每年都有新高。
中少总社将在版税、印数、宣传资源、发行推广、评奖等各方面给这套书以特别支持,力争将把这套书打造成行业标杆,打造成中国儿童文学图书的一面旗帜,一块丰碑!
“常青树”丛书的主编徐德霞老师也在活动中发言,她对再次回到儿童文学出版中心感到非常欣喜和温暖,笑称是“回到了娘家”。并希望各位作家能不吝才华与赐稿,拿出最满意最优秀的作品,展现最雄厚的创作实力,一起为中国儿童文学事业的发展加油助力!
听完“常青树”丛书的开发计划后,作家和媒体朋友们反响热烈,纷纷交流,活动在欢快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常青树·儿童文学典藏书系”从即日起将面向社会广泛征稿,一经出版,中少总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支持:
1.提供高版税和高保底印数;
2.给作者开新书发布会或研讨会;
3.在中少总社5报13刊1网(含未来网及旗下所有新媒体,粉丝近3000万)重点宣传;
4.在各类评奖上重点推荐,在各类推荐书目方面重点推荐,在各大网络销售平台争取醒目资源位加以推荐,在各类大V直播带货时重点推荐;
5.在各类媒体和专访中重点推荐相关作家及图书。
征稿时间:从即日起,无截稿日期;
字数要求:以中篇、长篇为主
题材要求:不限,健康向上即可;
体裁要求:以小说、童话为主;
品质要求:文学性和可读性兼顾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稿件可投:
(1) 丛书主编徐德霞老师;
(2) 儿童文学出版中心(含《儿童文学》《中国卡通》)相关编辑;
(3) 中少总社其他中心相关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