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的“别”的美学——《汪曾祺别集》北京图书订货会读者见面会

2020年是汪曾祺先生诞辰100周年,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北京中心(北京读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经过三年酝酿、筹备,于年底出版了被称为“离汪先生最近的作品集”——《汪曾祺别集》(全20卷)。

在过去的一年里,《汪曾祺别集》主编汪朗携编委在各地举办了多场别具生面的读者见面会,上海、深圳、贵州……所到之处读者聚集,一同探讨《汪曾祺别集》的“别”样之处。2020年年底,随着《汪曾祺别集》(全20卷)的出版,关于此套书的热议逐步攀升,由中国现代文学馆、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共同主办的《汪曾祺别集》出版发布式与研讨会在京隆重召开。会议当天,来自文学界、学术界、出版界的数十位嘉宾齐聚一堂,共襄盛举。

为何汪曾祺阅读热经久不衰?汪曾祺的“别”的美学是怎样一种美学?“别”的美学适用于当代年轻人吗?汪曾祺之子汪朗如何看待父亲的特别之处…..

在2021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北京中心(北京读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了《汪曾祺别集》读者见面会。本书的3位编委代表,《别集》主编、汪曾祺之子汪朗,作家、编委龙冬,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编委杨早,在现场分享了《别集》中“别”的美学。

汪曾祺先生“别”在何处?

汪曾祺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一九三九年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为沈从文先生的及门弟子。其作品文字飘逸,返璞归真,在平淡中见真味,这样一位深受广大读者推崇的作家究竟“别”在何处呢?

在汪曾祺先生之子汪朗看来,汪曾祺是一个随性的人,没有太多物质层面的考虑,喜欢追求“生活的好玩”。“他画画、写字都是用最次的纸,最差的颜料,但是他自己觉得有意思,他就画着玩。”据汪朗回忆,有一回沈从文先生来家里做客,汪曾祺先生特意把一个收藏许久的明代瓷器给他看,沈先生一看便说,“明代的,民窑,不值钱”,汪先生当然也知民窑不值钱,但因其古朴、好玩便一直收藏,并与自己的老师“献宝”式的分享。

汪曾祺先生的学生、作家龙冬,则从另一个角度与大家分享他眼中“别样”的汪曾祺。“那是一个说起典故、往事便会眼里放光的人”。龙冬追忆起汪曾祺,眼里也带着光,“我每次去汪先生那儿出来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像是孔子带着学生,‘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这样一种很舒朗、很爽朗的感觉。”“他虽然话不多,但总给人一种纯净、不沉重的感受。同时,他很敏感、细腻,善于捕捉生活的细节,最终将这些美好的事物都藏在他的作品里,通过文字来传达。”

汪曾祺文章的“别样”之处

如今,汪曾祺先生已是家喻户晓的文坛大家,在创作伊始,他就是一个格外特别、别致、另类的作家。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杨早带来一本出版于1983年的短篇小说集——《〈人民文学〉1983年短篇小说选》。他说:“《人民文学》编辑部从当年发表的102篇小说里面选了14篇组成这本集子,其中汪曾祺的作品是零。事实上,1983年,汪曾祺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八千岁》《故里三陈》——里面就有差点成为头条的《陈小手》。但是这样一些作品居然没有被选进这本集子里面去,这从侧面说明了什么?说明他的作品跟当时1980年代的主流风潮格格不入。”汪朗也从侧面补充了汪曾祺先生及其作品所遭遇的冷遇:“他绝对不是主流作家,按照当时的政治标准或者主旋律标准来说,他只能是属于那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就是这个时期还有谁谁谁的东西,而他属于‘还有’那一类的。”

从小众到大众,汪曾祺先生的创作经受住了时间的淘洗,流转至今决定性因素正在于他文章的另类和别样。龙冬说,“汪先生的作品最早能够抓住我,就是因为他的语言。语言是白话文、口语化,又写得如此之美,而且他口语不是白开水。”他用“一杯好茶”来形容汪先生语言的美感和韵味,这种特质与其写作的视角和姿态有关,“他不端着,不造作,很诚恳,在文学上有一个好性格、好脾气,因此最后所体现出来的这个作品就很平易,让人在阅读上很舒服、很舒适。”这种平易感也使其读者遍布各个年龄层,“它里面有着丰富的知识,有他的人生和他的阅读各个方方面面的丰厚的积淀,他不欺负人,一家人、三四代人都可以读。要说汪曾祺的‘别’的美学,就在这套精选的《别集》里。”

汪曾祺先生曾和家人说起一句玩笑话,“我可是要进文学史的”,如今他的玩笑已成真。在当代文学史上,汪曾祺先生的文学方式成就了一种文学之美,他笔下的生活也创造了一种生活之美。

《汪曾祺别集》之“别”

《汪曾祺别集》有一群特殊的编委。他们都是汪先生生前的小朋友、至交、亲人,有的还是参与了《汪曾祺全集》的编者。最重要的一点是,大家都是如此热爱汪先生、熟悉汪先生。这么一批人聚集在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到《汪曾祺别集》出版工作中,用热忱之心和匠人精神打造出这套旨在传世的精品。

杨早认为这是一套“最适合读者阅读的集子”,“不管是字句、字号、装帧等等,我们都充分为读者考虑。在设计上我们凸显现代派,也正与汪先生非传统的性情相匹配,他是一个把传统融合到现实当中,并且不断往前走的人。这种姿态也是汪先生至今能够赢得大家喜爱的一个原因”。

同时,这也是一套“最能全面了解汪曾祺先生的集子”。“这套书给大家一个合适的门径,大家通过这个门径能了解一个相对全面的汪曾祺,能知道他的生活、写作、人生经历等等方面的美感。它的选编也不是按照我们常规的思路,这个选一块,那个选一块,而是把它打乱,给人一种陌生化的感觉,从而呈现出相对立体、全面的作家面貌。”

据悉,浙江文艺出版社近日将推出《汪曾祺别集》的限量典藏毛边本,以满足读者的收藏需求。

Read Previous

深耕视听精品 推进融媒出版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携新书亮相北京图书订货会

Read Next

婴幼儿图画书的创作和阅读——接力原创婴幼儿图画书分享会在京举行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