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配合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四史”主题教育,向党的100周年献礼,江西高校出版社继推出“新时期出版人改革亲历丛书”第一辑(10册)后,启动了“新时期出版人改革亲历丛书”第二辑(10册)的编辑出版工作。3月30日,“新时期出版人改革亲历丛书”第二辑编委会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何瑞出席,丛书编委会主任聂震宁主持了会议,丛书第二辑编委和作者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
参加会议的丛书编委有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出版协会人民出版社委员会主任黄书元,中国出版协会编校委员会主任、韬奋基金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张增顺,中国出版协会美术出版委员会主任、人民美术出版总社原社长汪家明,全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出版社社长宗俊锋,中国新华书店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茅院生(委派白玫副总经理参加),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委派副会长兼秘书长乔还田参加),中国出版协会国际合作出版委员会主任、华龄出版社原社长常振国,中国出版协会文艺出版委员会主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原社长管士光,中国出版协会教育图书工作委员会主任、语文出版社总编辑魏云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
参加会议的丛书第二辑作者有:中国教育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李朋义,中国少年儿童出版总社原社长李学谦,中国青年出版社原社长胡守义,青岛出版集团原总经理吴宝安,人民出版社原常务副社长任超,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原总编辑何承伟,复旦大学出版社原社长贺圣遂。
此次编委会会议旨在研究商讨“新时期出版人改革亲历丛书”第二辑书稿内容及图书整体设计情况,以提升图书质量,做好图书宣传、市场营销工作,并进一步拓展编辑出版思路,为丛书的下一步工作打下基础。
国家出版规划基金办公室副主任何瑞在会上讲话,她对丛书第二辑的启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认为在新时代出版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丛书第二辑的出版很有意义,很有价值。
会上,江西高校出版社社长邱少华致辞,对与会嘉宾及第二辑作者表示衷心地感谢和诚挚地欢迎,并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新时期出版人改革亲历丛书”(第一辑)的出版、推广、宣传等情况。他表示,江西高校出版社将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汇聚优秀编辑骨干力量,全力做好“新时期出版人改革亲历丛书”(第二辑)的出版服务工作,为建设好当代中国出版业“史记”工程,担负起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江西高校出版社副社长詹斌向与会嘉宾通报了“新时期出版人改革亲历丛书”编辑出版情况。他重点叙述了本丛书第一辑的出版经验、社会影响、发行情况及第二辑的书稿规模、到稿情况与出版计划以及对编写工作的建议。他表示,本丛书第二辑的出版,能够持续性地呈现我国出版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轨迹,进一步探讨出版发展规律,推进出版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更好地传承该丛书的出版理念与出版价值。他还希望与会嘉宾多提意见,共同打造好、呵护好这个属于出版人自己的图书品牌,“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持高质量、唱响主旋律,向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
随后,与会嘉宾及第二辑作者针对“新时期出版人改革亲历丛书”(第二辑)的对修改丛书书名、统一丛书字数、突出丛书封面标识,加大书装设计表现力、保持丛书的原创自述特色等,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这些建议既有很强的针对性,又具操作性,为丛书第二辑的编辑出版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时期出版人改革亲历丛书”第一辑(10册)站在深化出版改革的历史新起点和时代新高度,以出版改革亲历者的视角,回顾出版改革和发展的难忘岁月,讲述出版改革的成功案例和故事,在总结、梳理中把握时代脉络,剖析、探索新时期出版改革的重点和难点,2019年出版后,引起了出版界的关注,在业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为进一步呈现我国出版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轨迹,更好地配合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四史”教育,江西高校出版社计划推出第二辑(10册),在策划思路和作者队伍等方面,延续和保持第一辑的特点。第二辑的作者有李朋义、胡守文、李学谦、俞晓群、任超、吴宝安、何志勇、何承伟、贺圣遂、房向东。目前书稿已陆续到稿,计划在今年年底出版。
丛书总策划朱胜龙、丛书编委会办公室主任邓玉琼参加了会议。《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和《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到会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