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1日,在2021年北京图书订货会开幕当天,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与商务印书馆在北京举行共建“文轩出版博物馆”签约仪式,标志着“文轩出版博物馆”的筹建工作正式开启,这将是出版业首家全国性、综合性的博物馆,也是全国首家由国有文化企业组织建设的出版博物馆。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柳斌杰,新闻出版总署原党组成员宋明昌,中宣部出版局、中国书刊发行协会、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中国出版集团、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读者出版集团、中文天地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以及其他兄弟出版传媒机构相关领导出席签约仪式。
作为筹建“文轩出版博物馆”的发起方,新华文轩董事长何志勇表示:出版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在文化强国建设号角吹响,“振兴四川出版”战略深入推进之际,新华文轩在四川省委宣传部的关心、支持下,在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的领导下,站在行业发展和历史传承的高度,勇担重任,开启了出版博物馆的建设工作,以此记录我国出版业发展的辉煌历史,留住出版人共同的记忆。文轩出版博物馆将立足于我国出版的历史,涵盖全国出版的特色亮点,历史地展现出版全产业链运营的过程,开创我国综合全景式出版博物馆先河。出版博物馆的建设是出版界共同的一件和衷共济的大事,需要行业领导和同仁的共同参与和支持,我们将坚持“开放办馆”原则,与全国同行建立合作关系,广泛收集、共享珍贵手稿、资料、实物等文物,共同出谋划策,让与文物、遗产和文字“活起来”,打造出版人的精神家园。
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顾青表示:出版业在记录时代、记录社会的同时,也不能忘记记录自己,将出版产业“从哪里来”的回顾与“到哪里去”的展望进行有机结合,这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新华文轩长期深耕出版发行产业链,已实现全产业链经营,“传承中华文明、引领产业发展”是文轩公司向来坚持的目标与使命。“文轩出版博物馆”的筹建,是新华文轩对文化产业动态持久观察、日积跬步、不懈思考的结果,是新时代出版业的一次富有意义的探索与实践,不但体现了新华文轩对中国出版产业文化传承的高度重视,更反映了其对国家、对出版文化产业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他的创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对中国出版业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拥有百年历史的商务印书馆始终是中国出版事业和中华文化的坚守者,此次与新华文轩携手共建出版博物馆,定当尽力支持,贡献力量!
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李平、新华文轩总经理李强作为合作双方的签约代表现场进行签约,嘉宾共同上台,一起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签约双方作为当代中国出版行业的领军企业,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率先在行业内启动出版博物馆建设项目。未来双方将围绕共建“文轩出版博物馆”,在品牌形象、筹建策划专家团队、藏品征集、文化活动等方面进行合作。
为了让“文轩出版博物馆”的筹建和规划更加完善,为大众提供更多元化的文化服务,博物馆聘请了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进行指导。现场,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董事长罗勇向宋明昌、顾青、李平等专家学者颁发聘书。
柳斌杰理事长现场讲话,他表示:新华文轩联合我国具有120余年发展历史的商务印书馆共建出版博物馆,这将对增强我国出版自信、文化自信,助力我国出版强国、文化强国建设,具有深远而重大的现实意义,也充分体现了新华文轩在我国建设出版强国、文化强国中的文化自觉和使命担当,也是我国出版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今天,四川率先举起国有出版传媒企业建设出版博物馆这面旗帜,并以开放办馆的新理念,共建共享的新模式,联合国内众多出版机构共建出版博物馆,无疑是我国出版界又一创新性的重大举措, 必将对增强出版自信、培养出版人才、推进出版高质量发展等产生积极而重大的影响。
据悉,文轩出版博物馆将是全国首个由国有文化企业组织修建的出版博物馆,选址成都市锦江区三色路新华之星,目前正在制定展陈策划方案,未来将用两年的时间将其建成开放。文轩出版博物馆将秉承“开放办馆”的理念,“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宗旨,与出版机构、印刷机构、相关研究机构和高校等建立紧密联系,同时聘请专家学者对博物馆的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共同合作共建,共同肩负起出版文化传承的重任,让社会和公众有机会共享出版业真实历史的珍贵“留影”。
文轩出版博物馆的筹建既是新华文轩献给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一份“贺礼”,也是振兴四川出版的标志性工程,更是四川出版人为中国出版业辉煌发展史留下的文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