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书展的停摆之年,或许也是国际版权贸易的转折之年。

今年3月以来,新冠疫情在世界各地迅速蔓延。出于防控需要,英国伦敦书展、德国莱比锡书展、巴黎书展、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德国法兰克福书展等国际书展相继宣布取消或改为线上书展,给国际图书版权贸易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多年来,借助几大书展搭建的重要平台,生机勃勃的春天和硕果累累的秋天,原本应是国际版权交易的集中爆发季。然而,据国内外多位版权代理机构负责人反馈,起伏不定的疫情和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使今年的国际版贸合作面临着严峻考验。
欧美业务首当其冲
受疫情影响,国际版贸整体表现低迷,博达、安德鲁·纳伯格等主营欧美图书中文版权代理业务的分支机构首当其冲。
3月,意大利成为欧洲疫情的风暴中心,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改到线上、都灵国际书展推迟,罗马书展取消,出版机构纷纷关闭办公场所,国际版权交易业务遭遇重创。对此,投身意大利语版权的思路文化公司负责人王韶华深有感触。从事版权代理业务十多年来,疫情引发的沟通不畅、合同签署流程进展迟缓甚至取消等问题,也让她承受了不少压力。
“今年的确是比较艰难的一年,意大利有的出版机构没人在办公室接合同,有些年前就定下的版贸合同到现在都没有走完流程。目前,国内一些出版机构只需要电子合同了,但有的出版机构仍需要合同原件,就进展得非常慢。”据介绍,由于很多海外出版机构的业务依赖于中国,疫情导致的停工停产和交通不畅导致印刷和运输业务不能正常开展,新书的印制出版计划一再推迟甚至取消,而中国的出版机构在版权引进上也更为谨慎,这些因素的叠加使今年的版权贸易变得异常脆弱。
姚氏顾问社(CCA)也未能在冲击面前独善其身。CCA专注耕耘中文出版市场,美国出版社图书是其最主要的授权来源,独家代理Rizzoli、JHUP、Granta、 Beacon、Firefly等欧美机构近20余家。CCA北京代表范根定坦言,“疫情非常大地影响了我们业务的开展,表现在几个方面:居家办公,办公模式急剧改变,交易业务运行明显减缓,效率降低,有些工作甚至遇到不可回避的障碍,不得不相应做出改变;经济停滞,图书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出版社拿新版权的意愿受到影响,表现得更加谨慎;由于国际政治风云变幻、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等因素,也都间接影响到了国内对于外版图书的政策,管理层对来自美国等外版图书的审批把关更加严格,影响了出版者购买美国图书版权的信心”。据初步估算,CCA前9个月交易品种数量总体大约下降25%,其中美国图书大约下降40%。“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单品成交金额增长不少,预付版税同比总额下降约12%,其中美国图书成交金额同比下降约19%。”

踏上复苏之路
划破疫情的阴霾,也有令人振奋的消息。
9月21日,锐拓传媒有限公司策划的第五届环球新书品鉴会,比原定时间推迟四个月后在京成功举办,为出版界现场了解众多海外作品搭建了重要平台。品鉴会为期5天,锐拓共接待来访的出版社客户有800多人,收到版权合作意向近8000项。作为业界劲旅,锐拓今年力克时艰,仍然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上半年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以上。
“当前形势下,版权代理机构在促进版权贸易上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我们面对实际情况,充分发挥锐拓版权在线网络平台的作用,积极采用各种新的技术和手段来加强和海内外的客户联络,把联络不便造成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在锐拓传媒CEO高山看来,锐拓的“幸运”并非简单归功于今年的努力,而是源于企业长期修炼的内功,多语种、多名从业人员、童书占比较大的战略布局,业务的不断精进和品牌的美誉度都有助于其抗击风险。近几年,受国际贸易环境影响,除了韩国和美国的业务呈现出一进一退的变化,锐拓整体发展稳健。
据大苹果版权代理公司业务主管汪芳介绍,公司今年虽因国外新书品种减少对业务有所影响,但整体情况平稳,没有大起大落。在她看来,疫情对行业也是一种洗牌,只要是好书就有市场,而选书的眼光正是大苹果的优势。“公司合作的出版机构经过多年沉淀,也专注于自己的市场,不会只看到短期利益就盲目跟风,而是找到精品,在拿版权上更加谨慎。”
正应了西方那句谚语,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每朵乌云都镶有金边)。出行限制、新书出版日期推后⋯⋯随着疫情好转,在国外一度按下暂停键的版权代理机构,也开始通过签订电子合同、召开视频会议、参加线上书展等手段重振山河。
博洛尼亚插画展有“插画届奥斯卡”之名,其中国巡展已成为中意出版交流的一大盛事。在今年这个特别艰难的时期,第五届博洛尼亚插画展中国巡展第一站来到北京,于8月29日至10月18日在亿达时代美术馆展出2019年博洛尼亚插画展76位入选插画家的380幅作品。作为中国巡展策划人之一,王韶华对展会的最终落地倍感欣慰。

资深策划人,英国伦敦星格文化(Singing Grass) CEO刘晓爽最近也忙碌起来,为BIBF学院录制了视频、和国内外合作的出版人召开了多个视频会议⋯⋯“第一次可以回办公室做视频还挺兴奋”,她告诉记者,和国内出版人忙碌的工作状态不同,英国9月份刚开学,办公室也刚开始开放,可以一周回去工作一两天。虽然新一波疫情的来临使未来政策不可确定,但人们正从消极的状态中走出来。
刘晓爽曾参与过伦敦书展、上海国际童书展和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国际策划,以及BBC Studios、乐高集团和阿歇特童书出版集团的大型IP项目品牌授权策划与市场推广。和很多国际版权贸易的从业者一样,一年从春到夏,从伦敦、博洛尼亚到北京、法兰克福、上海,她已经习惯了奔波于各大书展、书展期间马不停蹄半小时就安排一个会谈的节奏。如今,疫情按下暂停键,她却惊喜地发现打破惯性后新的可能。今年BIBF改到线上以后,刘晓爽从八九月开始就持续关注亚洲市场,通过视频会议等方式,促成了阿歇特出版集团、蒲公英童书馆等中西方出版机构高层的深度交流,得到良好反馈。“有书展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固然很好,而在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开多人视频会议,可以打破空间的阻隔,这种有充足时间沟通的深度交流,比面对面的仓促交谈更高效,会谈双方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也会更放松,呈现出更好的状态。”
未来如何应对?
国际书展的停摆之年,或许也是国际版权贸易的转折之年。转战线上是权宜之计,更是未来的一大趋势。
在刘晓爽看来,“版贸向线上转移,是一个从点到线的延伸。之前是以各大书展为节点的爆发式国际版权交易,大家在这个期前纷纷抢目录,见越多的人越好,现在则由点延伸到线。运作大型IP项目周期长,更需要深入的对话交流,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中长期合作伙伴,线上反而有它的优势”。范根定也表示,书展转到线上,交流成本下降,相对实体展会时间、金钱和体力节省不少。“因为我们外方代理资源关系稳定,我们欢迎这样的交流模式变革。我们也在尝试微信群这样的社交工具辅助加强对出版者的信息广播频度,希望保持图书信息通达度。但问题主要是版权购买方是否能很快转变行为模式?更多依赖代理的渠道桥梁作用,因为没有实体书展,他们通过浏览得到灵感闪现式发现喜欢品类的可能性没了。充分发挥代理专业作用,怎么样经常主动让代理了解出版机构的当前兴奋点,成为重要的事情。改变是全方位的,出版者也应该做出改变。”
而当线上书展成为未来新趋时,如何通过技术手段的提升打造一个更优质便捷的平台,也是书展方必须破解的难题。“几个书展在特别短的时间搭建起线上平台已经非常高效了”,王韶华对书展“上线”给予积极评价的同时也指出,目前的第三方线上平台有助于开发新客户,但受技术手段限制,上传下载资料不便,使用起来不尽如人意。“如果有更好的用户体验,线上书展将来可能是一种趋势。而像插画展这样的活动需要到现场参观,才能感受到画作的原汁原味,是线上展览不可替代的。”

在欧美国家,国际版权贸易是拉动出版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据英国出版协会在今年夏天公开的2019年年报,2019年是英国出版市场很成功的一年,其中国际版贸交易额达到历史新高。在刘晓爽看来,现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中国的版贸市场正逐渐走向成熟,“无论是大型出版集团还是中小型民营出版商对选题都有自己很强的见解,知道自己适合出哪类书”。对中国版贸市场成熟度的判断已成为业界共识,但近年版权引进政策趋紧也使相关机构的业务受到了冲击。
范根定告诉记者,有同行分析认为,今年也许是转折的一年:以往那种大量储备版权,军团战方法一去不复返了,即便购买者很有实力,出版业也没有更多书号资源支撑以量取胜的多品种策略。取而代之的是少而精的市场方法,细致策划,做好营销,每一本书都认认真真投入经营。以前还有广播种靠天收者,未来只能是更强调做就要做好。所以单本书调研、谈判周期明显增加,预付版税明显增加。“其实,今年的这个变化,我们是非常欢迎的,虽然没有想到是在这样的外部压力驱使下,突然到来。希望这个势头保持下去,明年能验证这个转折的成功。”
对于书业而言,无论是西方的圣诞旺季还是国内的年终“大考”,九十月份都是一年里新书出版的关键冲刺期。当下该如何重塑信心,推进国际版贸良性发展?
正如王韶华所言,良好的国内市场和国际环境是版权贸易往前走的重要基石。除了调整步伐积极应变,受访者普遍寄希望于疫情好转、国际贸易畅通和相关管理政策的松动。范根定指出:“代理还要首先做自己,准确把握角色定位,促进版权交易双方充分理解是很关键的。我们也呼吁媒体和行业组织,如实向决策层反映出版业遇到的实际困难,努力创造有利于引进世界各国有益图书普惠中国读者的光荣事业。版权贸易不是普通贸易,是促进世界文明文化交流的事业,我们国家和社会一定会在版权贸易中受益,应该得到国家政策扶植支持。代理业也应该放眼全球发展业务,做更精细化耕耘,为出版者提供更多元化选择,以更好服务求发展。”
虽然目前国际形势尚不明朗,但版贸从业者和他们的出版界朋友正在积极寻找更多更好的交流方式,并有着同一个心愿:下次书展,我们见个面吧!■
本文发表于《出版人》杂志2020.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