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郑龙
台湾不大,但人不少。台湾岛面积约为3.6万平方公里,却生活着2358万人。其中大陆新娘就有近40万人!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台湾准许国民党老兵回乡探亲以来,近30年间,数十万大陆女性赴台,形成罕见的移民潮,也形成中国婚姻史上空前的特殊现象。这波赴台潮自兴起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老兵返乡探亲,带回大量大陆新娘,探亲潮演变为移民潮。接着,随着两岸经贸交流日益频繁,大量台商来大陆做生意,单身台商事业爱情双丰收,喜滋滋地娶回大陆新娘。进入21世纪后,台湾到大陆求学、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两岸的年轻人自由恋爱,回台岛定居,掀起了新的移民风潮。
在大时代的波涛下,是千差万别的人生百态。几十年来,嫁到台湾的大陆新娘处境如何?她们过得好吗?这是刘建安在《台湾大陆新娘寻访录》一书中要探究的问题。作者是记者出身,认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为了如实记录台湾“大陆新娘”真实的生存现状,费时近三年,走遍台岛东南西北各地,寻访各个角落的“大陆新娘”,以简洁明快的文笔,如实记录下“大陆新娘”讲述的“快乐与苦楚”“屈辱与尊严”“现实与梦想”,并配有大量彩色实拍图片,将台湾大规模“大陆新娘”入台潮的足印,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作者接触到的大陆新娘有几百人,前后采访的也不下百人,由于出版篇幅的缘故,又从其中精选出二十几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以成此书。她们中有退伍老兵的伴侣,有独立打拼的餐厅老板娘,有扎根乡村发展的大姐,有与丈夫做两岸经贸的女强人,也有做劳工的医护人员……
读过此书,令人感触最深的有三点。第一,嫁到台湾的大陆新娘,并非传言中那样跳进了金窝银窝,不少人生活其实很艰辛。十几年前,嫁到台湾的大陆新娘,当她们刚踏上台湾土地时,就要随时做好离开的准备。因为当时台湾有关部门规定,大陆新娘待在台湾的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一旦发现逾期滞留,强制遣返,并再也不能入台。她们如果想拿到身份证需要等上八年之久,而印尼、越南、菲律宾等外籍新娘,则四年就可以拿到身份证,即使到现在,大陆新娘也要等上六年。有媒体称大陆新娘为“二等半公民”,并不为过。离了婚的大陆新娘,为了取得居留权,也不得不接受“形式夫妻”的方式,每个月还要向男方交付数千元台币,一直熬满六年才算解脱。嫁到城里的还算幸运,如果嫁到乡下,家暴事件时常发生,要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更是困难。
第二,嫁到台湾的大陆新娘,她们面对困境,用自己的勤奋、智慧、坚韧和善良拼搏,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比如新星歌舞团的史文祺大姐,从福建来的大陆新娘张丽娟,湖南衡阳的周文清等,这样的例子在书中有很多。
第三,虽然台湾当局对大陆新娘政策上多有“歧视”,但是,却有一批有良知的正义之士,克服种种困难,长期抗争,为大陆新娘积极争取利益。在大陆新娘维权组织中,最早成立的“中华两岸婚姻协调促进会”影响较大。有感于大陆新娘所受不公正待遇,“促进会”组织众人多次走上街头,为大陆新娘争取正当居留权,督促台湾当局落实生活从宽政策,抗议当局延长大陆配偶取得身份证时间……
作者刘建安在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自己之所以想动笔写一本有关台湾大陆新娘的书,主要是有感于对如此大规模的两岸移民潮,竟鲜有人问津。在台湾,很少能见到有关大陆新娘移民台湾的研究资料,更遑论系统、客观反映大陆新娘移民潮的专著了。作者为了记录这段有可能被湮没的历史,花费了数年时间,脚踏实地地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感。虽然作者表示仍有很多遗憾,但是我们相信,这本《台湾大陆新娘寻访录》,一定能够引起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的关注,让更多人参与到保存历史、研究历史的行列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