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质量发展、答好“时代”答卷——专访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可

记者|邢明旭

如今的时代出版已经形成了一流机构、一流学者、一流作家广泛汇聚的内容建设新格局。

过去的2018年,是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时代出版”)登陆A股的第十一个年头。

2008年,通过借壳“科大创新”,时代出版登陆资本市场,成为我国新闻出版主业整体借壳上市的“第一家”,在彼时的出版产业市场化浪潮中赢得先机。十年间潮起潮落,时代出版始终扬帆前行,经营业绩等各方面排名都跻身同行业前列,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在资本市场的风向标。

2018年,时代出版实现营业收入64.37亿元,同比下降2.57%;归母净利润3.3亿元,同比增长9.79%。营收小幅下降,利润却稳步增长的背后,是时代出版坚持高质量发展,推进企业“瘦身强体”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事实上,在近些年的发力下,如今的时代出版已经形成了一流机构、一流学者、一流作家广泛汇聚的内容建设新格局。与此同时,对外合作、融合发展、资本运作等多元板块齐头并进,帮助时代出版继续保持中国文化产业领军企业的优势地位,在产业发展迈入新时代的当下,书写出一份令人满意的“时代”答卷。

步入2019,瘦身强体后的时代出版将如何继续发力,保持其在文化产业赛道上的优势身位?面对即将收官的“十三五”,时代出版又将在“冲刺阶段”祭出怎样的绝招?近日,《出版人》杂志专访了安徽出版集团党委委员、时代出版总经理郑可,就相关问题与行业读者分享。

聚焦主业,专注精品

主业永远是出版企业发展之根。2018年,时代出版控制出版规模,着力打造精品力作,旗下出版物荣获10项中国出版政府奖,5种图书入选2018年全国青少年百种优秀出版物,15种出版物入选2018年“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增补项目,“十三五”开局以来累计52 种入选,位居全国出版企业前列。

与此同时,时代出版旗下一般图书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在细分市场上,少儿类位居第5位,艺术类位居第6位。产品层面,安徽科技出版社《我的世界》销售超过180万册,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9种图书销售超过20万册、18种图书销售超过40万册,现象级畅销书“小猪佩奇”系列和“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受到读者热捧。

《出版人》:2018年,时代出版坚持高质量发展,突出出版主业,控制贸易规模,在营业收入下降的同时利润持续增长。“持续瘦身”、专注主业的背后,时代出版下一步有着怎样的发展规划?

郑可:过去十几年间,部分出版企业在做好出版主业的同时,实施多元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做大产业”成为包括时代出版在内的一些出版企业的发展目标之一,各个集团都在寻求突破。在多元化发展思路的主导下,有些出版企业不同程度出现了主业地位不够突出、发展质量不够高等问题。

如今,随着党的十九大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发展理念,出版企业必须重新反思,究竟走怎样的路径能够帮助自己在新技术不断爆发、新旧媒介交替的当下,实现出版的高质量发展。就时代出版来讲,持续提升主业地位、控制出版规模、实施“瘦身强体”、大力推出精品力作,答好新时代赋予我们的答卷,是我们必须完成的使命和担当。

具体来讲,时代出版就是要坚定聚焦主业、做强主业的战略,并以精品出版为中心,通过压缩非主业业务、杜绝无效供给,把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精品生产。

另一方面,我们控制规模、注重利润、强调质量,对产业做“断舍离”,扎扎实实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既以质量为坐标,科学谋划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业务布局,也以质量为指标,做精板块设计、产品线打造、选题策划、编印发流程,着力探索构建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出版发展模式。

《出版人》:在突出主业的同时,时代出版主动压缩图书出版规模,把更多精力、资源放在精品出版上。打造精品对于时代出版有着怎样的意义?在打造精品方面,针对旗下9家出版单位,时代出版采取了哪些举措,充分调动各家社的积极性,并充分挖掘各家所长,将各家社的潜力发挥出来?

郑可:首先,聚焦精品对于出版人来讲不是一个新课题,而是出版人一直秉持的职责。古往今来,出版人的职责便是选择并传承优秀的文化,而“精品”一直以来都是出版人“选择”的核心对象。

其次,精品出版是出版人的使命和担当。在国家经济的大盘子里,出版业的经济规模不算大,但是其发挥作用是在精神层面,影响力是巨大的,在人民心目中的公信力也是其他行业所不可替代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品出版迎来春天,党和国家下大力气扶持精品出版,可以说,其最好的时代已经到来。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层面来看,随着国民文化水平和消费能力的升级,读者对于内容的需求越来越向着精品化发展。因此,作为文化产品的内容供给方,在国家政策、资金等大力扶持下,各出版企业将精品出版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都是题中应有之意。另外,2017年以来,国家通过一系列宏观政策的调整,以及对社会效益考核指标的界定等,实际上也是在要求各个出版企业打造精品,传播优秀文化,更好地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

具体对时代出版而言,精品既是生命线,也是改革创新的主线。当前,时代出版精品生产重点突出两个方向。一是面向当代,服务中心大局。近两年,我们推出了《重温入党誓词》《中国阅读通史》《经山海》等紧跟时代、弘扬主旋律的精品图书。其次是立足安徽,服务美好安徽建设,我们推出了《一条大河波浪宽》《徽州八记》《皖北大地》,并即将推出《芍陂史话——千年安丰塘》《安徽发展70年》等安徽题材、安徽特色的重点书。

为了更好地推动公司旗下各出版单位打造精品力作,我们重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在“两线”上做文章。时代出版新班子一上任,便到出版社开展专题调研,结合实际进行精准指导,把产品线调整提上重要议程,把抓选题、抓项目上升到抓产品线,并采取一定的扶持政策加大建设优势产品线和潜力产品线,下定决心淘汰既无效益也无潜力的产品线。

其次是在“两观”上下功夫,既抓宏观,也抓微观。从抓方向、抓引导、抓出版社领导开始,把关注点向下向细深入,抓到具体项目、项目组和责任编辑。我们排出出版社当年能出版的亮点书、重点书,围绕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重大奖项的冲奖项目,定期召开推进会,排进度、盯问题、保质量。2019年6月我们在北京召开了重点选题论证会。

第三,在“两把”上抓质量。作者水平是出版质量的基础和标志,没有高水平的作者,就没有高质量的出版物。我们要求出版社注重作者资源积累,倾力打造“作者工程”,把这一工作放在精品工程之首,同时,在公司层面强化引导,一方面搭建平台,通过战略合作,开拓一流学术文化机构,为出版单位搭建出版合作平台,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另一方面则严格把关,把作者层次作为公司选题论证、重点项目论证、冲奖项目审核的重要方面。

第四,在“两重”上攀高峰。公司一直以来都注重大项目的积累和重点板块的建设,每家出版社都在专业分工基础上深耕重点板块,在重点板块建设上开发重大项目。例如,安徽人民出版社抓主题出版、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抓高科技成果转化、安徽教育出版社抓学术出版、安徽文艺出版社抓文学艺术、黄山书社抓古籍整理等,各出版社都出版并储备了一批大项目。

最后,在“两扶”上建机制。公司建立了出版专项基金制度,着力扶持各出版单位的精品力作。2017年基金设立以来,累计扶持了47种重点出版物。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扶持机制,把扶持精品力作与扶持重点产品线结合起来,既抓眼前,更重长远,不断提高基金使用效益,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

融合发展稳步推进

融合发展领域,时代出版多年来领行业之先。2018年,该公司融合发展再结一批硕果,“中国书法集成系统”等两个项目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18年度改革发展项目库;虚拟现实VR教学应用示范基地在合肥八中挂牌成立,成为目前安徽省内建成的规模最大、首家31人联机交互VR实验室;时代漫游公司研发的“基于人工智能交互技术的幼儿音乐教育应用软件”入选首批国家音乐产业优秀项目,学前教育STEAM课程研发与应用示范基地建成并开始运营。

与此同时,时代出版进一步加强对外合作,不断延伸产业链,与喜马拉雅、懒人听书、掌阅、武汉理工大学等业内顶尖企业和优质研发机构合作,深度开发一般图书、教材教辅内容资源,夯实可持续发展根基;与故宫博物院、深圳广电集团、阅文集团、懒人在线、北京电影学院等机构合作,在出版内容、宣传营销、影视业务、资本运营等方面拓展战略合作,架起出版与文创作品、影视、音频业务领域合作的桥梁。

《出版人》:2018年,时代出版首设融合发展专项基金,鼓励扶持创新项目,助力融合发展加快步伐。在融合发展方面,时代出版秉持的战略是怎样的?哪些板块是时代出版发力的重点?

郑可:我认为对于出版产业来说,未来将会存在两个主业,即新型的融合出版业态和传统出版一道,成为出版企业着力攀登的两座山峰。

传统出版的主业一定不会消亡,融合出版成为主业的一天也一定会来到。所以聚焦主业、做强主业,不仅在于强化传统出版,也在于抢抓融合出版机遇。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向线上迁移、向线上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当前,时代出版在融合出版领域有三个发力重点。

首先是抓新数字教育,即我们要把握教育数字化的新趋势。近年来,我们以“时代教育在线”和“豚宝宝”为核心产品,形成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全系列、全科目、全媒体的数字教育业务体系。“时代教育在线”将出版社的教育资源进行数字化开发,建设数字教育服务全媒体平台,已列入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库。今年,围绕数字教育的重要技术“动态数字出版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还获得了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以内容为主导的出版企业获得该奖项,这在全国同行中为数不多。时代新媒体出版社在金寨县试点“在线课堂+智慧课堂”项目,取得成功,接下来向全省覆盖。安徽教育出版社从两年前开展中考直播课,订购量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提升,同时,针对少儿期刊有选择地从图文向音频、视频、动画延伸,针对在校中小学生“下午3点半”难题,结合线下活动,开发相关App。

其次是抓活数字出版,推动纸质图书与数字化、视听化深入互动。例如,时代数媒公司凭借“时光流影”等项目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1项,获得40多项软件著作权,目前,该公司正大力开发“版权资产管理系统”;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与时代数媒公司联合打造“乐龄听书”平台,专门为老年群体提供有声阅读,App计划今年9月正式上线;安徽文艺出版社、黄山书社分别围绕文艺和古籍出版建设数据库,时代新媒体出版社打造自己的线上资源平台,为纸质图书提供音频、视频、动画等多样化融媒体资源;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融媒体系列出版物,形成互动电子书、知识服务产品、有声读物、立体玩具书四大业务板块。其中,有声读物依托“萌伢”听书平台,累计用户超过10万人,日活跃用户上万人,上线的《小猪佩奇》《杨红樱童话注音故事书》《海底小纵队》《新教育晨诵》等多部品牌畅销有声图书受到读者追捧。

最后,要抓实电商销售。近年来,我们重点支持自有电商平台时代商城建设,以销售图书等出版物为主,围绕用户文娱消费需求,健全多元发展生态,力求用多元收益补贴图书产品营销,从零起步,目前已经建成以互联网营销、后台支持、物流配送全方位、全流程的电商销售模式,提升了公司自有电商营销能力,2018年实现销售数千万。

发挥资本杠杆作用

多年来与资本和谐共舞,使得时代出版人深谙资本对其的价值和意义,上市后的十年间,时代出版在市值、流通市值等方面排名都跻身同行业前列,其股票还曾入选恒生500强指数,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在资本市场的风向标。

2018年,时代出版继续开展各类资本运作,参与安徽宝葫芦信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定向增资、安徽省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参与投资宿迁东瑞英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杭州骅宇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通过换股方式,出让所持有的合肥科大立安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获得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实现显著增值;实施对自身股份回购……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资本运作使得时代出版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延伸,有效拓宽了产业投资领域,资产结构得到优化,并培育了新的利润增长点。2018 年,时代出版实现投资收益2.1亿元。

《出版人》:2018年,时代出版积极开展各类资本运作,战略投资参股京东数科、浙江出版、宝葫芦科技、“懒人听书”等一批项目。您如何看待资本和出版二者之间的关系?选择在上述领域落子布局,出于怎样的考虑?

郑可:今天的出版企业,在经营层面开放度越来越高,不仅要坚守文化特殊性,把握文化出版规律,也要融入时代,与时俱进,掌握经济规律。资本运作是传统出版企业向现代出版企业迭代进化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出版企业品牌地位、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准,目前,全国已有13家上市出版企业,这是时代的趋势。我们认为,对于上市出版企业,出版主业和资本运作,就像一辆车的两个轮子。只有主业经营,就只能一个轮子滚动发展;加上产业资本运作,才能双轮驱动,让品牌优势和内容资源发挥更大的产业作用。

具体来讲,我们的思路是以融合转型推进资本运作。近年来,我们积极开展各类资本运作,参股的读者传媒、东方证券、贵阳银行、华安证券等公司均成功上市,实现了投资回报;参与投资的懒人听书股权、京东数科股权、浙江出版等项目也实现显著增值。

在投资标的选择上,我们坚持三个原则,一是与出版主业关联性、互补性强;二是瞄准新业态、新趋势,着眼文化与科技融合;三是有利于优化资产结构。懒人听书(有声阅读)、京东数科(图书网络营销)、浙江出版、宝葫芦科技(纸质资料信息化)等,均处于时代出版主业产业链上下游,通过一系列有效的资本运作,我们延伸了产业链,拓宽了产业投资领域,优化了资产结构,培育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面向未来,时代出版将继续立足安徽、面向全国,立足当代、面向未来,深耕内容建设,推出更多精品力作,用更加符合新时代特征的多种形式,为中外读者奉献中华文化最灿烂的瑰宝。

Read Previous

四川出版集团如何打造文化产业投资平台?

Read Next

《狼道》翻新 渠道下沉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