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文摘最中意哪家出版社的内容?——2018年第三季度国内文摘杂志选文统计分析

中信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和三联书店备受三大文摘的关注,而李碧华、李娟、亦舒则成为最受追捧的作家。

文|柴晓慧  刘李莉  张雨  叶新

就2018年第三季度《读者》《青年文摘》《特别关注》三大文摘杂志文章的总体情况而言,转载出版机构的文章总数为960篇。转载文章来源主要可以分成三类: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和其他。传统媒体来源涉及图书、期刊和报纸三类,转载数量分别为图书(393篇)、期刊(243篇)、报纸(173篇),三者合计共占文章总数的84.27%。网络媒体来源涉及网站、App和微信公众号三类,转载数量分别为网站(33篇)、App(8篇)、微信公众号(82篇),三者合计共占文章总数的12.81%。此外,其他部分还包括汇编(期刊中从不同媒体作品中摘取片段组合而成的文章称为汇编作品)、无来源和原创三类,共28篇文章,占文章总数的2.92%。由此可见,传统媒体依然是文摘类杂志选文的主要来源,而网络媒体的发展也在扩宽文摘类杂志的选文渠道。其中,微信公众号在网络媒体中最受欢迎(见表1)。

从统计数据来看,会出现被两个文摘杂志重复刊登的文章,总共有六篇,部分文章的刊登时间大体一致(见表2),较第二季度被重复刊登的七篇文章减少了一篇,较第一季度被重复刊登的12篇文章则少了六篇,到目前为止,第三季中重复刊登的文章数量是最少的。

从表中可以看出,《读者》和《青年文摘》重复刊登的文章数量最多,而《特别关注》无论是与《读者》还是《青年文摘》重复刊登的文章都相对较少,如果在较大的数据范围内依然能得出这个结论,就可以推测《读者》和《青年文摘》的选文喜好更为相近。

 

三大文摘各有侧重

据统计,《读者》刊登的文章总数为304篇,占总数的33.63%。其中图书来源为131篇,期刊来源为64篇,报纸来源为56篇,网络来源为49篇,在《读者》文章总数中占比分别为43.09%、21.05%、18.42%和16.12%,图书为最大转载来源(见表3)。

根据统计,《青年文摘》刊登的文章总数为291篇,占总数的30.31%。其中图书来源为79篇,期刊来源为77篇,报纸来源为49篇,网络来源为74篇,在《青年文摘》文章总数中占比分别为27.15%、26.46%、16.84%和25.43%,图书为最大转载来源(如表4)。

根据统计,《特别关注》刊登的文章总数为365篇,占总数的38.02%。其中图书来源为183篇,期刊来源为102篇,报纸来源为68篇,其它包括原创或者无来源等,在《特别关注》文章总数中占比分别为50.14%、27.95%、18.63%,其它为3.29%,其中,图书为最大转载来源(见表5)。

通过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018年第三季度三本文摘杂志的选文来源有相似之处,传统媒体是三大杂志的主要来源,均占三大杂志的文章总数的80%到90%左右。而在这三种传统媒介中,图书依然是占据比重最多的选文来源,其中,《特别关注》文章来源于图书的比重最高,高达50.14%;《读者》位居第二,选文来源于图书所占比重达到40%多;相比之下,《青年文摘》选文来源于图书所占比重只有27%左右,与其选文来源于期刊所占的26%的比重几近持平,而紧跟其下的是来源于网络的文章,占据25%左右的比重,报纸则占了16%左右。从本季度的统计数据来看,《青年文摘》的选文来源各项所占比重相对均衡,而《读者》和《特别关注》都明显侧重于图书。

 

哪些出版社最受青睐?

在2018年第三季度,纵观这三大文摘杂志文章转载的总体情况,转载来源为图书的文章为393篇,占文章总数的40.94%。其中涉及136个出版社,平均每个出版社被转载2.91篇文章。总计涉及332个作者(只统计第一作者),平均每个作者被转载1.18篇文章。其中国内作者、国外作者分别有243个、89个,分别占作者总数的73.19%、26.81%。总计转载了347本书,平均每本书被转载1.13篇文章。其中,最受三大文摘杂志欢迎的出版社是中信出版社(40篇文章),最受欢迎的作者是李碧华(4次)、李娟(4次)和亦舒(4次)。

2018年第三季度,在最受三大文摘杂志欢迎的出版社排名中,中信出版社以40篇位居首位,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以17篇并列第二,紧随其后的是湖南文艺出版社,文章篇数为15篇。从转载的图书数量来看,中信出版社是34本,把并列第二名的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以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7本)甩开了不小的距离。从这两项数据可以看出,中信出版社无论是被转载的篇数,还是被转载的图书数都遥遥领先(见表6)。

2018年第三季度,就最受三大文摘杂志欢迎的图书类作者而言,李碧华、李娟、亦舒三位作者以四篇的成绩并列第一;并列第二的作家包括两位日本籍作家村上春树和松下幸之助,以及中国香港的作者蔡澜、中国台湾的作者琦君等人;转载文章数量为两篇的作者由于数量太多,仅高于转载一篇的作者,所以不做前十名的数据统计(见表7)。

 

哪家期刊最受欢迎?

2018年第三季度,就三大文摘杂志文章转载的总体情况而言,转载来源为期刊的文章为243篇,占文章总数的25.31%。其中涉及129个期刊,平均每个期刊被转载1.88篇文章。总计涉及220个作者(只统计第一作者),平均每个作者被转载1.10篇文章。其中,国内作者、国外作者分别有212个、8个,分别占作者总数的96.36%、3.64%。最受三大文摘杂志欢迎的期刊是《思维与智慧》(12篇文章),最受欢迎的作者是陈思呈(4次)。

2018年第二季度,就最受三大文摘杂志欢迎的期刊而言,《演讲与口才》以12篇位居首位,《环球人物》《三联生活周刊》和《中国新闻周刊》以九篇并列第二,接下来是七篇的《做人与处事》。在最受欢迎的期刊前十名中,前三名期刊的文章篇数与其后的期刊相距较大,后七者之间差距非常小(见表8)。

2018年第三季度,就最受三大文摘杂志欢迎的作者而言,陈思呈以四篇位居首位,侯美玲和张艳峰以三篇并列第二,还有暗地妖娆、毕飞宇、张佳玮等10位作者以两篇位居第三。总体而言,文摘类杂志期刊来源的作者被转载的文章篇数相差不大。

 

哪家报纸最受关注?

2018年第三季度,就《读者》《青年文摘》《特别关注》三大文摘杂志文章转载的总体情况而言,转载来源为报纸的文章为173篇,占文章总数的18.02%。其中涉及53家报纸,平均每家报纸被转载3.26篇文章。总计涉及132个作者(只统计第一作者),平均每个作者被转载1.31篇文章。其中国内作者、国外作者分别有124个、8个,分别占作者总数的93.94%、6.06%。最受三大文摘杂志欢迎的报纸是《羊城报》(19篇),最受欢迎的作者是岑嵘、明前茶和赵盛基,均有三篇文章被转载。

在2018年第三季度最受三大文摘杂志欢迎的报纸中,《今晚报》和《中国青年报》以23篇并列首位,《羊城晚报》以16篇位居第二,《文汇报》以11篇位居第三。此外,前十名的排名与2018年第一季度文摘类杂志报纸类选文的前十名基本不变。

 

微信公号内容最受追捧

2018年第三季度,《读者》《青年文摘》(因《特别关注》没有网络来源的选文,因此不参与此项分析,但整体数据仍以三大杂志为准)转载的总体情况而言,转载来源为网络的文章为123篇,占文章总数的12.81%。其中,有82篇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占杂志文章总数的8.54%,占网络来源文章的66.67%;有33篇文章转载自网站,占杂志文章总数的3.44%,占网络来源文章的26.83%;有八篇转载自手机App,占杂志文章总数的0.83%,占网络来源文章的6.50%。其中,最受欢迎的微信公众号、网站、手机App分别是“罗辑思维”“豆瓣网”“ONE•一个”。

将《读者》《青年文摘》的网络转载来源分别统计可以看到,《读者》有49篇文章转自网络,占网络来源文章的39.84%,占《读者》文章总数的16.12%。其中,转载自微信公众号25篇,占《读者》网络来源总数的51.02%,占《读者》文章总数的8.22%;转载自网站24篇,占《读者》网络来源总数的48.98%,占《读者》文章总数的7.89%。一共涉及42个作者,每个作者平均1.67篇文章。外国作者有10个,占作者总数的23.81%,国内作者32个,占总数的76.19%。

据统计,最受《读者》杂志欢迎的微信公众号是“罗辑思维”(9篇);最受《读者》杂志欢迎的网站是“豆瓣网”(5篇);而最受《读者》欢迎的作者是罗振宇(6篇)。

《青年文摘》有74篇文章转自网络,占网络来源文章的60.16%,占《青年文摘》文章总数的25.43%。其中,转载自微信公众号57篇、占《青年文摘》网络来源总数的77.03%;转载自网站九篇,占《青年文摘》网络来源总数的12.16%;转载自手机App有八篇,占《青年文摘》网络来源总数的10.81%。一共涉及68个作者,每个作者平均1.09篇文章。外国作者有两个,占作者总数的2.94%,国内作者66个,占总数的97.06%。

据统计,最受《青年文摘》杂志欢迎的微信公众号是“罗辑思维”(5篇);最受《青年文摘》杂志欢迎的网站是“豆瓣网”(3篇);最受《青年文摘》欢迎的手机App是“ONE•一个”(5篇);而最受《青年文摘》欢迎的作者是罗振宇(5篇)。■

(本文作者叶新为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教授,柴晓慧、刘李莉、张雨为该学院研究生)

 

 

Read Previous

公号矩阵表现亮眼——出版机构新媒体影响力指数排行榜(2018年9月〜2018年10月)

Read Next

你应该知道的东亚出版故事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