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出版人谈经典童书

编译|王 睿

是什么赋予了童书永恒的魅力?来自英国童书出版界的七位专业人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与中国类似,英文童书出版市场也正处在“好时候”。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新书中如何成就经典,又是什么赋予了童书永恒的魅力?英国《书商》采访了童书出版界有影响力的七个人,其中有编辑,书评人,也有知名博主和媒体记者,分享他们对于童书的专业意见。

Imogen Russell-Williams(出版行业媒体记者,出版顾问)

是什么赋予了童书永恒的魅力?

对我来说,赋予童书永恒魅力的是创意。好的童书不应该是说教或者赶时髦,读者应该是被作家讲故事的热情感染。

能否举几个你心目中优秀童书的例子?是什么令他们与众不同?

沃克出版社的诗集《大大的拥抱》(A Great Big Cuddle),这部诗集是《我们去猎熊》的作者、著名绘本作家Michael Rosen写给儿童读者的,它的亮点在于满足了一类特别的需求——小孩子喜欢愉快轻松的,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并能引起思考的诗。这部诗集内容欢快有趣,文字和插图完美配合,堪称是样本式的童书。

还有Philip Reeve和Sarah McIntyre合作的一系列童书,如《太空蛋糕》(Cakes in Space)等,《北方小狗》(Pugs of the Frozen North),都是富有幽默感的走心之作。对我来说,图画是童书的重要构成,有魔力的语言配上恰当的图画和设计,会给一本书带来难忘的阅读体验。

你还希望看到什么样的童书?

其实我想在童书中看到“更少”而不是“更多”——的平庸之作,尤其是一些名人作家的炒作,更多的原创和有创新精神的新作。我还希望能看到更多多样化的主题和角色,比如在封面上出现更多BAME(黑人,亚裔等少数族裔)角色。

Kirsten Grant,世界读书日主席

是什么赋予了童书永恒的魅力?

有越来越多的童书被改编成电影,我们发现,永恒的魅力往往来自好的故事。人物,情节,设定——幻想世界或者现实生活,孩子们与不幸和邪恶做斗争的故事往往具有长久的魅力,作家们也在一遍一遍地讲述着这些故事。

孩子们需要通过书来实现自我认知,通过书中的人物,比如小屁孩格雷格,风暴突击者,或者书中的经历,比如掉进兔子洞,来了解自己的情绪,问题和欲望。

能否举几个你心目中优秀童书的例子?是什么令他们与众不同?

罗尔德·达尔的童书几乎都是杰作。十年前,我们有了罗尔德·达尔纪念日,他的书也再版地越来越好看。

你还希望看到什么样的童书?

童书的多样性是我们长期关注的话题。童书是创造力和智慧的体现,出版界出现更多新的声音也是我们多元化的读者的需求。

Georgina Atwell,童书在线社区Toppsta创始人

是什么赋予了童书永恒的魅力?

图画书需要比以前更努力才能脱颖而出,但要经受时间的考验,有两个要素必备其一。要么是有出众的特色,比如Alison Jay的《蜜蜂和我》(Bee and Me),虽然是无字书但插图精美绝伦,让读者有广阔的想象天地。要么是有韵文、节奏感等孩子喜欢的文字结构,比如Paul Howard的《我去逛超市》(I Went to the Supermarket)。我相信它们会受到几代孩子的喜爱。

对于儿童文学,有简单而标志性的设定最重要,比如《小屁孩日记》,还有最近的“提米失败”系列(Timmy Failure),“特拉布松寄宿学校”系列(Trebizon series)等。孩子们感觉书中的人物很亲近,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对每一代孩子都富有吸引力。还有一种是构建在特殊文化背景或架空世界中的故事,罗尔德·达尔是其中的佼佼者,《驯龙高手》也是这一类型的杰作。

能否举几个你心目中优秀童书的例子?是什么令他们与众不同?

Stewart Foster的《泡沫男孩》(Bubble Boy)非常优美。它非常有启发性,语言鲜活,令人着迷。还有《我们星上的错》(The Fault in Our Stars),非常受8-12岁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像Usborne之类的童书出版社,每个月都会推出优秀的童书。这些书都富有创意,内容丰富有趣,制作精良。

你还希望看到什么样的童书?

我希望新作者能够得到更多机会。我对那些坚持站在新作者身后的出版社充满敬意。《与仓鼠一起时间旅行》(Time Travelling with a Hamster),《我哥是超人》(My Brother is a Superhero)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不仅是因为优秀的创作,还因为有出版社的支持。

Jonas Herriot,伦敦青少年图书馆组织主席

是什么赋予了童书永恒的魅力?

我想最重要的是真实感,有生动的角色。要做到这一点,作家们要进入自己笔下的角色,从角色的角度看世界。很多故事失败就是因为作家们想通过故事来反映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想法来推动故事前进,结果人物在故事背景中有疏离感。除此之外,我想要让一部童书有永恒的魅力,就不能与时下的潮流结合过于紧密,越流行越容易过时。那些超越时空限制的好书都不是聚焦在当下发生了什么,而是专注于角色的遭遇。

能否举几个你心目中优秀童书的例子?是什么令他们与众不同?

Michael De Larrabeiti的“麻烦之子”三部曲(The Borrible)是一部优秀的青少年小说。第一部出版时我还没出生,但时至今日仍然像我第一次读到它时一样充满魅力。这个系列很有颠覆性,反权威,叛逆,对于小时候的我特别有吸引力,也为我打开了都市奇幻小说的世界。我想它的魅力就在于没有粉饰,或是为了符合时代的标准而扭曲主题。

你还希望看到什么样的童书?

近几年有很多好书面世,而且题材越来越丰富,不过,如果英国能够引进更多其他国家的童书,尤其是非西方国家的童书,也许会更有益。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有很多有才华的童书创作者,他们的作品值得被翻译并引进英国。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其他国家的作者写的书,而不是西方国家的作者用自己的眼光来描绘世界的其他地方。

Jim Dean, 青少年阅读博主

是什么赋予了童书永恒的魅力?

我想成功的角色最重要,一个或者一组成功的角色塑造,能够赋予一本书永恒的魅力。回忆一下我童年时读过的书,仍然记忆清晰的是那些英雄故事,比如《布莱德恩编年史》,Jenny Nimmo的《雪蜘蛛》,还有一些主人公特别接地气的故事。 在最近读的书里,我觉得Katherine Rundell的《驯狼人》(The Wolf Wilder)和《屋顶人》(Rooftoppers),还有Candy Harper的“信仰三部曲”,应该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能否举几个你心目中优秀童书的例子?是什么令他们与众不同?

很难从这么多优秀的童书中选出代表。不过我是Anne Digby的“特拉布松寄宿学校”系列的粉丝,尤其喜欢埃格蒙出版的新版本。

你还希望看到什么样的童书?

我希望看到不突出主人公性别的青少年小说,美国在这方面做得比英国要好。虽然我也很喜欢像Alice Oseman的《广播沉默》(Radio Silence)那样背景华丽的小说,但我更希望能有更多来自平时没有机会发声的底层的故事。

Sarah Odedina,Pushkin儿童出版社编辑

是什么赋予了童书永恒的魅力?

出色的文字和前瞻性。有读者们喜欢的角色。有打动人的故事。

能否举几个你心目中优秀童书的例子?是什么令他们与众不同?

《做个正常人》(The Art Of Being Normal)。这本书的写作和封面设计都很出色,它的观点也不落俗套,关注了一些深刻的话题。

你还希望看到什么样的童书?

我希望角色更多样化,为全年龄段的孩子提供读物。我们现在有很丰富的主题,但看待世界的角度仍然过于狭窄。

Fiona Noble,书评人

是什么赋予了童书永恒的魅力?

童书的世界没有固定的模式——意外往往成为关键因素,但被我们称为经典的童书,往往也有一些共同点:完整的世界架构(比如纳尼亚,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百亩森林),令人难忘的角色塑造,以及涉及生活中重大议题的剧情。并不是所有童书都需要被成人喜欢,但拥有永恒魅力的童书必然是能得到成人和儿童的双重青睐。

能否举几个你心目中优秀童书的例子?是什么令他们与众不同?

每年都要出版几千种童书,新人新作要出人头地非常困难。小鸡出版社的《甲虫男孩》(Beetle Boy)是个很好的例子,他们做了很多营销活动,跟书店也开展了合作,去年,《甲虫男孩》成了最畅销的处女作童书。

你还希望看到什么样的童书?

图画书的复兴令人欣喜。青少年小说也逐渐转型为与插图结合的图像小说。非虚构类读物还需继续努力,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像《可怕的历史》(Horrible Histories)这样的优秀读物。

Read Previous

沿“轨迹”,把好书销往全球

Read Next

全球图书市场整体低迷 ——尼尔森2016全球图书零售市场报告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